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教育工作,提高小学教育整体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北京市教委决定自2007年秋季开始,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施“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工程要求各区县教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本区域小学发展的五年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全区(县)小学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促进其发展。下面以府学胡同小学为例,展示项目学校使用SWOT分析法完成学校背景情况分析,进而选择适合的发展战略,制订出学校发展规划。
案例分享
北京市小学学校发展规划个案:府学胡同小学[5]
府学胡同小学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西口,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学校现设机构有教学处、教育处(德育处)、教科研处、资源处。根据2008年1月的统计,学校有67个班,在校生3203人,最多的年级有12个班,最少的年级有10个班,是一所规模比较大的学校。
学校在制订发展规划时,从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四个评价主体出发,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采集学校2006-2007年度基本数据,旨在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解学校的现状,找出学校发展的优势,分析学校存在的不足,为学校规范化建设提供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为发展找准起点。
学校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学校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
1.优势
学校有历史与文化的资源优势。府学在6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有一些相对稳定和长期延续的内在要素,始终被肯定、传承和发扬,被称为“文化基因”:从“古代官学”到“现代学校”始终代表国家意志,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从“师生同罚”到“共享成长”的教育核心理念始终关注人的成长;从“崇尚儒学”到“文化府学”始终立足现实坚持办学特色。这说明,学校发展的资源有独特性,有浓厚的文化场。
学校有一些品牌优势。形成了课程与教学、整体的文化品牌。有品牌教师:中高12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5人,区级骨干17人。有学校的品牌课程:数学学科、体育学科。结合学校特色,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管理品牌初步形成:管理理念上的系列化;信息化的管理与反馈方式;标准化的管理方式等。
学校发展势头良好。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凝聚了人心和力量,各方面工作思路逐渐形成;学校有团结、高效、和谐的领导班子,有民主、法制管理的意识和行动,善于学习,工作有思路,各尽其职,形成了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围;教师工作积极性高,“人气高”,素质好,讲团结,善合作,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学生聪明活泼,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个性突出,发展潜力大。家长素质较高,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对学校工作支持的力度大。
所处区域的文化资源优势。东城区域内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事业在全市居于领先水平。这些优势对于打造学校的文化品牌无疑有重要作用。
2.劣势
对学校历史的挖掘,由于时间长远,真实性、资料性及传承性是否符合府学,是否能对历史负责,成为我们的思考与责任。
每个教职员工的潜质及潜能有待进一步开掘和自我提升。
虽然是科研的先进学校,但是科研课题还需增加。更重要的是围绕学校发展、学校教学课题的研究力度需要加强。
学校的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楼道窄、教室小、体育场地和大型活动室缺乏、绿化不尽人意、现有设备管理和利用不够科学和规范等。
班容量过大,教师难以对每位学生实施高度关注。
我们将发展(目标)定位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文化内涵的渗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师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学习品质,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3.机遇
东城区“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的目标,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实施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实施课程改革、建立学校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发展校外教育、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学区化管理等方面作为重点工作进行了具体设计,这些都为学校发展带来了机遇。
目前有多方面新的资源,可以带来新的发展:一是高校的资源,与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以及北京教育学院的合作,能够促进学校文化和学校品牌的进一步提升;二是区域的教育资源,东城区实现学区化管理,府学小学在“安定门交道口学区”虽然更多的是提供资源,但也能够从其他学校获得资源;三是校长加入北京市名校长工作室,能够获得工作室其他成员的支持,也有利于从全市层面思考问题,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参与“学校品牌研究”课题等项目,也为学校品牌打造提供了机遇;四是府学教育联合体的启动为我校在探索家长、社区、共建单位等社会资源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方面提供了平台。
4.威胁
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改革在教育观点、方法等方面的新要求,对学校的课程内容、教学质量、办学条件、教师素质、学校文化、管理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学生的挑战:第一,学生是独生子女,备受关爱,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比较差;第二,学生处于成长时期,各方面素质特别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还需要加强培养。
区域发展压力的挑战:东城区小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学生的比率由41.3%升至81.8%。区“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将中小学生享用优质资源的比例扩大到95%。这就意味着下一步的竞争升格为优质学校之间的竞争,而不再是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竞争。而优质学校的竞争,必定是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上的竞争。
体制变化带来的挑战:学校办学体制由国有民办转为公办,办学经费由国家统一拨付,这一方面解决了办学过程中经费方面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出现经费相对不足的问题。
综上分析,府学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是一所开拓型的学校。从学校品牌发展阶段来看,学校处于成熟时期,但仍需进一步发展。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应该是促进学校品牌成熟化,结合府学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将“建设具有优质教育文化体系的府学教育”作为战略目标。府学教育是指府学胡同小学办学思想及行为准则系统的总称,优质教育文化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学校文化重在思想,行为管理重在习惯,教育教学重在特色,队伍建设重在科研,信息化重在流程,社会资源重在整合。
府学小学通过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四个评价主体的问卷调查,明确了学校发展的基础,找准了学校的定位,从而厘清了学校的发展思路。从府学小学发展规划的制订过程来看,这不单单是一个找到学校发展方向的过程,还是一个强化学校管理、拓展学校形象、激励教职工和外部人员趋向学校进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