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抓住契机引导(1 / 1)

目标:

1.让班主任意识到教育契机在学生教育和班级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性。

2.引导班主任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

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教育契机是经常且大量出现的,但又是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如果班主任能够敏锐地捕捉住教育契机,并及时、巧妙地施以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4-17]

这是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我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然后让学生一个一个走上讲台,进行自我介绍。

这一群“90后”,有着非同寻常的大方和幽默。只是有几个学生的声音比较小,估计是有些紧张。

我突然感到,这样介绍彼此印象不够深刻,于是建议学生把名字写到黑板上。这个建议得到了学生的响应,他们一个一个轮流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学生的姓名五花八门,其中有3个学生竟然用“火星文”写出了自己的名字,后面用规范汉字作了注释(不注释的话,我根本看不懂)。

我认真地看着,盘算着怎样品评这些签名。

这时,负责我班军训的教官走了进来,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我邀请教官也把名字写在黑板上。教官是位20岁左右的武警,在学生的掌声中,他把自己的名字规规矩矩地写在学生名字的最下面,然后找了教室最后面的一个圆凳,坐下了。

我也是这个集体的一员啊!于是,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一幅非常完整的名字拼图便形成了。

面对名字拼图,我说道:“看到这样一幅名字的拼图,我越发喜欢大家,因为大家的名字起得都很好,而且字写得都很用心。”

学生脸上漾起了美滋滋的笑容。

“但是,我有一些感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假如这块黑板就是我们的集体空间,大家要在其中学习和生活3年,那么,看看大家是如何在这个空间中展现自我的呢?”

一些学生的表情开始疑惑。

“第一,刚上来的同学把名字全都写到黑板中央,强烈地希望展示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获得别人的肯定。这很好,这是积极的心态,也是高中生必需的心态。”

一些学生表现得美滋滋的。

我接着说:“只是,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没有考虑后来者。后来者只能非常不情愿地把名字写到犄角旮旯;不少后来者不得不踮起脚尖儿,费力地把名字写到黑板的最上方。”

“在一个集体中,首要的是必须学会考虑别人,互相体谅关照,如此方可实现共同进步,否则,集体堪忧。”

学生的表情开始严肃。

“第二,换一个角度看,就算别人的名字已经挤满了整个黑板,几乎没有给你留下空间,但你依然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工工整整地写到黑板上的某个缝隙或者角落——或许,也不难,只需踮一踮脚。”

“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压力和困难,即便感到前方无路可走,但只要你坚守信念,脚下一定有路。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生开始听出点儿味道了,眼睛变得炯炯有神。

“第三,学习教官的谦虚情怀。”

我把目光投到教官身上,学生们也迅速回头,目光集中到教官身上。教官反应很快,站起来行了一个军礼。

“教官把自己的名字写到了最下面,而且字写得很小,说明教官虚怀若谷。”

我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不像有些同学,上来就把自己的名字写得很大。其实,越是把自己的字写得小,越能够写得从容,反而赢得了大家的关注,获得了别人的尊敬。”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学习教官这种谦虚精神,如此方可为自己赢得空间,获得尊重。”

全体学生一齐鼓掌,掌声中饱含了对教官的敬意。

“第四,有几名同学用‘火星文’写名字,而且加了括弧写了注释。原本打算彰显个性,表现点‘学问’,但是却占用了大家的空间,还不得不浪费气力做出解释。”

学生们笑了起来。

我紧接着说:“所以,同学们,在高中阶段,务必理性对待某些‘个性’,学会抵制某些**,否则,一旦偏离了集体正常的生活方式,往往要费时费力做出解释和修正,影响了他人,也浪费了自己的大好青春。”

学生专注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已经领会了我的意思。

“第五,”我环视了一下整个教室,然后,转身面对黑板,说道,“如果同学们都有集体观念、纪律意识,一开始就整整齐齐地按着顺序写出名字,我想,用不了一半的黑板空间,大家的名字都能写上,而且很有秩序、很漂亮,不会像现在这样杂乱无章。”

“所以,同学们在今后3年的集体学习生活中,务必严谨守纪,心中有集体,心中有荣誉。只要每一个同学都能这样,我们这个集体就会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每个人都会最大可能地实现梦想。倘若各自为政,乱糟糟一团,没有了集体的凝聚力,没有了集体的荣誉感,一盘散沙,每个人实现梦想的机会也就很渺茫了。”

看着学生们专注的神情,我长舒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相互关照,坚守信念,谦虚理性,严谨守纪——这是我们3年后取得成功的保证,请同学们切记。”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知道,入学第一课的目的达到了。

案例来源:杜敦帅.写名字——我们班的入学第一课[J].班主任,2012(2)

新学期伊始,学生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以赢得班主任的好感和信任。班主任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用敏锐的眼睛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并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