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活动中引导(1 / 1)

目标:

1.给学生提供一种集体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集体活动。

2.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关心班集体的强烈感情,让学生逐步形成集体观念。

(一)第一次主题班会

入学之初,召开好第一次主题班会是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作为起始年级班主任,我们一定要重视第一次主题班会。

切记:

1.从班会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细节,班主任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2.形式可以多样,可采用班主任主讲、讨论、辩论等形式,也可在游戏、秋游中进行。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发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

4.主题要来自学生,易于引起学生共鸣。

[案例4-15]

起因

眼前这43个孩子,个个都是中考的佼佼者,自信中透露出些许傲慢和冷漠,更有一些极其不信任的目光投向了我这位身材瘦削的班主任。漫长的一天里,耳边充斥着各种挑剔的声音:学校太小、食堂光线太暗、宿舍用水自费,新生接待处的老师表现得不耐烦,挑剔老师的普通话不够标准……

此情此景,深深地刺痛了我,同时也留给了我一个难题:他们虽然学习上有明显的优势,但也有公认的劣势,如自私、傲气,对集体不关心等。作为班主任,我该如何唤起他们的“集体意识”,把这些“腾云驾雾”的学生引到“地面”上来,让他们脚踏实地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呢?我决定从“收心”和“聚力”入手——把43颗心收到一起,增强凝聚力。

活动

开学第三天,我组织全班学生在风雨操场开展了一次以团队活动为中心的主题班会,体验了三个活动——“开鲜花”“进化论”和“盲人方阵”。“开鲜花”和“进化论”属于破冰游戏,前者借由初步的肢体接触,打破人际关系的距离,短时间内增进同学的熟识度;后者则是大游戏套小游戏,通过石头、剪刀、布“PK”的方式,完成从“鸡蛋—小鸡—凤凰—人”的进化,游戏结果是无论参加人数多少,最后只能余下一个鸡蛋、一只小鸡、一只凤凰。因为已经没有了“PK”的对象,根据规则,这三名学生将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学生们在游戏规则的刺激下,都积极地寻找同类“PK”,希望能尽快进化成功。两个游戏用时都不长,却很好地调节了气氛,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学生也在感受游戏带来的愉悦中渐渐熟悉起来,为接下来的团队挑战项目——“盲人方阵”做了很好的铺垫。

或许是因为第一次参加这类游戏,或许是因为他们手中的眼罩,或许是因为神秘的游戏名称,当我说出“盲人方阵”四个字时,他们对这个游戏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讲解完游戏规则以后,学生们信誓旦旦地说——“这么简单,还需要40分钟,肯定没问题!”虽然他们很自信,但我心里是没有底的,毕竟这个游戏的成功率不到20%……戴上眼罩的那一刻,43名学生瞬间成了“盲人”。伴随我的一声“开始”,学生们的争论声成了操场上的主旋律,从好奇、嬉闹到认真讨论如何在蒙住双眼的情况下找到散落的绳子,又如何把绳子拉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几分钟后,争论声越来越大,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甚至不惜打断别人的话来陈述自己的想法,场面一度十分混乱。10分钟后,突然,一个大嗓门盖住了其他人的声音——“大家都不要动,听我的……”于是,嗓门解决了问题,绳子顺利找到并联结在一起。有了找绳子的成功经验,有学生呼吁统一行动,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定能完成任务,学生们陆续响应,渐渐地,场面变得有秩序了。时间如流水般逝去,当我宣布“距离游戏结束还有10分钟”的时候,队伍已经接近正方形了。遗憾的是,新班级固有的弱点——信任缺失,这一刻被无限放大。蒙着双眼的学生们,有的开始质疑这个行动方案的可行性,有的提出了新方案并要求执行,也有的已然放弃闲聊起来,场面再度陷入混乱……

“时间到!”随着我的一声令下,学生们摘下眼罩,揉揉眼定睛一看,傻了!这哪里是正方形,连长方形都不是,是一个不伦不类的不规则多边形!看着沮丧的学生们,我说话了:“同学们,这只是个训练游戏。但即使是游戏,失败了,我想你们也是不甘心的。那么分析一下为什么失败吧,它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一分钟后,雷琳同学说:“我们的失败在于活动前缺少计划和方案,大家说乱了,行动就乱了,自然会失败。其实,在定计划、做方案上多用些时间,是非常值得的,否则就像我们后面乱了方寸。”万江同学说:“我们失败的原因在于同学之间还不熟悉,缺乏凝聚力,尤其是缺少一个领导者,团队的力量没发挥出来。”杜文杰同学说:“为何一个看似简单的游戏却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在于信任。每个集体都有融合的过程,这之前,由于种种原因,大家还不能互相信任,便造成了游戏过程中人人想指挥却无人执行的尴尬局面。”冉榆同学说:“挑战失败了,我很遗憾。但是参与之后,我明白了团结、信任是一个团队成功的关键。”学生的总结让我惊讶,更让我感动。

最后,我道出了活动的目的——希望他们理解“集体”的意义。第一,并非任何群体都可以叫作集体,只有那些有领导、有配合、有信任、有能动性的群体,才能称为集体。一个群体需要经过不断的磨合,才能达到集体的水平从而形成集体。这个磨合过程,就是集体凝聚力形成的过程。第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完成团队目标的重要保障。“盲人方阵”中,在蒙上双眼的情况下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就需要进行有效沟通,在嘈杂的环境中学会倾听团队成员的意见,并让团队成员明白自己的想法,然后达成统一的意见,这是对我们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极大考验。第三,团队信任是一个集体的灵魂。一个集体凝聚力的高低,取决于成员间的信任。我告诉学生们,如果多一些信任,游戏结束时,呈现在眼前的必将是一个完美的正方形。

效果

一周以后,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们不再抱怨学校环境,而是积极融入校园生活中;以前的冷漠不见了,大家的脸上洋溢着愉悦、热情的笑容;对部分老师的普通话,大家总是以幽默的言辞和善意的微笑对待;周记本上,一句句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话语自然地流淌出来——“尽管我们现在不是最好的班集体,但我们应该努力成为最好的班集体”……

两周以后,全班学生在新生军训中精诚团结,刻苦训练,获得“国防素质训练先进排”荣誉称号。

一个月以后,班级连续四周获得“组织纪律优胜班级”和“清洁卫生优胜班级”流动红旗。

……

我相信,“盲人方阵”主题班会给班级带来的震动将会一直延续。这种集体意识所产生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将会伴随我和我的学生一年、三年乃至一生……

案例来源:许方林.盲人方阵带来的班级震动[J].班主任,2012(8)

(二)第一次运动会

入学初,每个班级都会很快迎来学校的第一次秋季运动。众所周知,组织好第一次运动会,对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具有重要意义。

切记:

1.班主任要淡化“金牌”意识、“第一”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精神更重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比赛成绩。

2.班主任不要包办所有事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唱主角。

3.树立全员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参加运动会的热情。

4.运动会结束后,班主任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反思工作,以强化学生对集体的认识和情感。

[案例4-16]

回想当年,年方18岁的我,伴着清脆的上课铃声,带着童心,带着好奇,迈着轻松的步子走进教室,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刚接班时,我被告知班内一学生患先天性肌无力,心脏还有问题。

开学没多久,学校召开运动会,要求入场式纪要班级全体学生参加,又要体现个性化。为取得好成绩,我班学生每天刻苦练习,并信誓旦旦:入场式第一名志在必得!可是,每当看到与大家格格不入的那个学生,我的心就一下子凉到了心底,因为他的动作实在是“不堪入目”。怎么办呢?让他参加吧,肌无力的他走不出别的孩子那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会影响我班成绩;不让他参加吧,因为不是全员参与,也会影响班级成绩。我冥思苦想,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找到他,向她解释了学校的评奖办法,并告诉他我已经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那就是运动会那天,他别来学校上课。听完我的话,孩子那明亮的眼睛一下子暗淡了。但我也没再多想。

运动会那天,这个学生果真没来学校,我们班也果真如愿以偿地取得入场式的第一名。第二天,我还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了他这种牺牲精神,我说:“他为了班级入场式得第一名,牺牲了自己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精神可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可他的眼睛里却闪烁着晶莹的泪花。自此,教室里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转眼放假了。假期里我看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也不能少》,深受触动。魏敏芝,这个年仅十三四岁的临时代课教师,历尽千辛万苦,只为履行那“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魏敏芝的行为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反思我对患病孩子的态度。我越想越感到惭愧,为了自己那一点点荣誉,就抛弃了一个身患疾病的学生,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我暗下决心:新学期我一定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善待角落里那个神情黯淡的学生。

新学期开始了,我一心想着该以怎样的新姿态对待那个患病的孩子,可不知为何他却迟迟没来上学。最后,我按捺不住急迫的心情,踏进了他的家门。然而,推开门的一刹那,我惊呆了!他的一张大照片竟然摆在桌子上,照片旁摆着鲜花。我紧紧地闭上充满泪水的双眼,不敢正视他的眼睛,因为我感到那眼神里充满了不解、委屈、无奈、茫然、遗憾甚至怨恨……

他的离开带给了我终身遗憾!至今已有二十余年,我不记得运动会后他的泪水到底是喜悦,还是苦涩,只记得自己很久不敢看教室那个角落;我不记得自己当时是如何走出他的家门,只记得角落那暗淡的眼神扎根在我的心里。

他那暗淡的眼神,让我深深懂得了为什么“一个也不能少”;那暗淡的眼神,让我懂得了如何才能对学生理解与尊重;那暗淡眼神,给我上了最好的一堂课;那暗淡眼神,鞭策我走好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之路!

案例来源:杨秀娟.忘不了,那“暗淡的眼神”[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4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凝聚人心,打造班级一体感的重要方式。对起始年级班主任而言,除了召开好第一次主题班会、组织好第一次运动会之外,还要组织好第一次秋游活动、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第一次元旦晚会等,让这些“第一次”活动真正成为促使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无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