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生班干部组成的学生自主管理组织是班级运转的重要因素,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及班级建设非常得力的助手,因此,在组建班级后,班主任都会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班干部的选拔。
班级的良性运转离不开班干部的积极参与,因此,中学班主任一般在建班之初就会启用班干部。由于在建班之初,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都比较浅,因此,建议班主任可以先根据了解指定临时班委,经过1~2个月师生之间彼此融合之后,再进行正式班干部的选拔。
一般来讲,班主任的选拔有以下几种形式:
1.核心班委和流动管理者:班主任先选定核心班委,然后再选定流动管理者。流动管理者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遵从人人有事做的原则由学生自己选择;由班委分别组建自己的团队。
2.民主选举:班主任可以先确定班级岗位,然后让全体学生体验,体验半个月或一个月之后,由学生采取自荐或者推荐方式确定班干部。
3.轮换制:所有的岗位由所有学生轮流。没有一种班干部的选拔方式是完美的,在选拔班干部时,班主任要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特长,知人善用,给每个学生提供发挥自己能量、做出自己贡献的机会。
[案例3-16]
1.选择班长,初战失利
两年前,我接任了初一(2)班的班主任。根据全班学生自愿报名、入学登记表信息和暑假家访对学生的了解,我指定陈元同学担任班长。半个月过去了,在全年级6个班中,我们班成了教学秩序最乱的班级。任课老师反映,作为班长的陈元连自己都管不住,更谈不上管理其他学生了。我也曾经就班级管理与她交流过意见,但成效不大。无奈,入学一个月后,我们班正式进行了班长竞选。
2.竞选班长,众望所归
班长竞选包括老师动员、候选人宣读竞选报告、无记名投票、公开唱票等程序。首先由学生推举的5名班长候选人分别宣读竞选报告,然后由我介绍班级民主投票选举班长的原则。
(1)班长必须具有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的双重责任意识及相应的水平能力。学生们要把既能管得住自己又能带好全班的人推选出来。
(2)班长的学习成绩应该在班级中等以上水平。我之所以反复强调民主投票选举班长的原则,是因为没有一个充分动员、学生参与的工作过程,其结果的科学性难以得到较好保证,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会大打折扣。无记名投票之后进行唱票,王东以14票排名第一、陈元9票排在第二。王东以多数选票当选班长。第二天,我在班上正式宣布选举结果,并欢迎每一个候选人查验票底。其实,王东当初并不想竞选班长,原因是陈元与她一个班,同为球队队员,两个人都在争取上本校高中,担心把关系闹僵了。经过我的动员,王东才参加了竞选。当选班长以后,王东表示了努力工作的决心。我也及时做了陈元的思想工作,既肯定了她的优点,又指出了不足和努力方向。
3.辞职风波,再起波澜
当选班长一个月后,王东伤心地找到我要求辞去班长职务,原因是陈元以自己未能及时报名参加学校知识竞赛一事为借口对王东表示不满,并且当着同学的面对王东说:“好多人都不赞成你当班长。你以为你是谁呀?有本事,你在学习上超过我!”经了解,王东所说的情况属实。我找到了陈元,经过一番交谈,陈元逐渐认识到:班长在知识竞赛报名的问题上没有错误,没有按时报名致使不能参加比赛的责任完全在陈元自己。在学习上,同学之间应该展开良性竞争,借此发泄个人怨气是不对的。在交谈中,我了解到,陈元在班长选举后虽然查验了票底,但仍不服气。对此,我想了许久:班级学生在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方面,竞争意识比较弱,如果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竞争机制、良好的竞争氛围,班干部的自信心和威信很难建立并逐步强化起来。
第二天中午,我召开了班委会,讨论了“班干部产生办法”。下午,我组织学生利用班会时间对辞职一事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肯定了陈元为班级争光的参赛愿望,指出了她的错误,提出了双方努力的方向,并纷纷表示希望王东继续留任班长。王东非常痛快地答应了。我对学生明辨是非、树立班级正气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陈元的想法也给予充分理解,并介绍了“班干部产生办法”中与班长职责相关的内容:
(1)每个学期期末,凡有意参加班长职位竞争改选工作的个人,可以主动提出申请,由全班学生投票选举,当场唱票且正式公布选举结果;
(2)对班长实行考评奖惩管理,实行课堂状态自主管理末位淘汰制;
(3)当选班长任职前要进行宣誓,誓词为“我庄严承诺:认真履行班长职务,做遵规守纪的模范、**学会学的模范、做维护班级利益的模范”;
(4)班长和同学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形成平等互助的良性竞争关系,齐心协力地开展班级工作。
班会结束时,从学生充满笑意的脸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心悦诚服。
4.制度选人,步入正轨
初一第一学期期末,陈元再次提出竞选班长的要求。为此,全班举行了入学以来的第二次民主选举班长活动。学生积极参加投票、唱票、监票和计票工作。我当场宣布了选举结果:全班42人参加投票(2人参加校级表演任务未参加选举),王东以36票的绝对优势再次当选班长。
经过两次选举,王东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增强,也得到同学们的理解和支持,已经能够较好地管理班级。她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先后被评为班级学期风云人物、校级班长标兵和市区两级三好学生。
陈元也变得成熟起来。她说,通过选举,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竞争和民主。后来,她当上了副班长,并且考取了本校高中。初三年级毕业典礼上,在与老师们一一道别时,她哭得如同泪人一般。
经过不断引导而形成的班干部队伍,在班集体建设中发挥了模范带头和自主管理作用,全班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那段选拔班长的难忘经历,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建立人人平等参与的竞争激励机制,严格投票、唱票的民主选举形式,对优良班风、浓厚学风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对学生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案例来源:张德宝.我是这样选拔班长的[J].班主任,2013(6)
正如有的班主任所言,初建班级选聘班干部考察的是班主任的眼力,如果班主任眼力好,就能选准班干部,也为后面的班干部竞选奠定一定的基础。如果眼力不好,没有选好临时聘用的班干部,就可能会引发一些其他问题。案例中的班主任针对班干部之间出现的风波,通过建立选聘制度、做双方的思想工作等,逐渐帮助他们在班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