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座位的情况。对中学生来讲,关注自己座位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因此,以往教师很好处理的一个问题变得复杂起来,教师在排座位时,既要考虑学生视力、身高、学习状况、性格特点等因素,更要考虑排座位是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案例3-15]
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就排座位专门开一次班会,大致包括以下环节。
1.开宗明义,倡导自主
走进教室,我微笑着扫视每一个可爱的面庞,班级里一般会很安静,孩子们都在期待着。停顿数秒后,我开始启发:“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相互鼓励、相互扶持,走过你们人生中一段美丽的时光。这段时光对你对我都很重要,对你们来说,会实现人生的一次飞跃,而我也会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相信我们一定会携手行走得既稳健又快捷,因为我们是往同一个方向前行,我知道我们很快就能形成一股合力,目标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要形成合力,老师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关键取决于你们!你们有思想、有信念、有能力、有爱心、有自尊、有上进心,我的班级我做主,我们实行自主管理。”话音刚落,学生便欢呼雀跃。
2.进行引导,宣布规则
我接着说:“今天就请各位同学自己排座位,我来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如果没有异议,请遵照执行:(1)男女生不同位。因为你们长大了,男女生坐在一起,行动不方便。(2)性格相近的同学不同位。这样同学们可以感受不同性格同学的特点和魅力。(3)来自高一同一个班级的同学不同位。这样同学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结识新朋友,融入新集体。(4)住在同一个寝室的同学不同位。免得同一小家的孩子过于亲密,影响大家庭的人际交往。(5)每一大组里都要有男生,男生在拖地等活动中可以挥洒自己的热情,展示男子汉的力量。(6)高个子的同学,全部坐在靠近南墙的这一大组。这样就不用因为担心挡着别的同学,而不敢长个儿。(7)成绩暂时领先的同学尽量能和暂时落后的同学同桌。因为帮助别人是幸福快乐的。不信?你试试!”
我讲这七大原则时,孩子们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我知道我已经走进他们心中了。“排好后,我们每周由前往后退一排,同时由左往右动一大组,你们看行吧?”“行。”“那好,明天早上,我来看看你们的智慧和成果。我保留一点小小的权力,如果感觉有不合适的,我会随时调换,请尊重我的意见。”孩子们用目光给予了我肯定的答复。
第二天早晨,我走进教室时,学生已全部排好座位。看着安静、有序的环境,我知道,他们已经完成了一次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过程:我是什么性格?和他(她)性格相近吗?我的成绩和他(她)的相近吗?我们能否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我想和他(她)同桌,怎样说服他(她)呢?……
我让学生自己思考选择和哪个同学同桌的过程,其实就是让他们自我认知的过程,因为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所以也是一次集体教育。
案例来源:顾晓玲.把排座位变成集体教育的过程[J].班主任,2014(7)
正如顾晓玲老师所言,把排座位变成集体教育的过程。如果学生有足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在制定一些规则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把选座位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根据规则选择座位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对学习、同伴、集体、规则等认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