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1.迅速拉近学生与班主任的心理距离。
2.让学生对班主任的第一印象是积极的、正向的。
3.让学生感觉班主任与学生同在一个阵营,教师与学生属于同一集体。
4.让学生感觉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支持者,而不是支配者。
5.让学生从情感上喜欢上班主任、同伴以及自己的教室。
(一)新教师新形象——教师自我介绍
通常来讲,小学、中学班主任与学生第一次正式见面的时间和背景会有一定的差异。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正式见面基本上是学生正式开学的日子;中学生因为有军训,所以班主任与学生的正式见面往往是在军训前夕,随后班主任将会与学生一起度过军训的日子。
班主任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如何介绍自己?通过介绍自己向学生传递哪些信息?学生通过班主任的自我介绍对班主任留下怎样的印象?这些对今后班主任顺利、平稳管好班级都发挥着积极或消极的隐性影响。
在第一次自我介绍时,为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班主任可以考虑以下因素。从语言形式上来讲,要突出特色。为了使自己的语言有特色,班主任可以抓住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来讲。从内容上来讲,在做自我介绍时,班主任可以渗透自己的带班理念,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呵护,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在班集体中都是重要的。从呈现形式上来讲,可以不拘一格,有的班主任擅长演讲,可以采取主题演讲的方式;有的班主任不擅长演讲,可以采取图片、音像辅助的方式。
切记:第一次自我介绍时
1.不要以给学生“下马威”的心态摆出一副教训人的架势。
2.不要立马给班级建章立制、说规矩,最重要的是拉近心理距离。
[案例3-1]
我把以前带过班级的学生作品,各种活动照片,课本剧、歌舞等视频、音频、照片素材,刻录在一张光盘中,在师生见面第一天播放。早上8点到8点半,孩子们陆续走进教室。初入一个陌生环境,孩子往往紧张无措。播放光盘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紧张的情绪被光盘中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冲淡。比较活泼的孩子,甚至跟着光盘唱起歌来。有的孩子说:“老师,这首诗我也会背。”我会顺势让他背一背,并让大家为他鼓掌。就这样,孩子们紧张的情绪一扫而空。
学生们到齐后,我们会一起背背诗、唱唱歌,活跃气氛。我告诉孩子们:“这些录像中的孩子都是曹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第一天上学的时候和你们一样有些紧张、拘束,在学校生活一两年以后,就变得这么出色。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跟他们一样出色,甚至比他们还要棒!你们愿意和曹老师一起努力,成为像哥哥姐姐们一样棒的小学生吗?”这时,孩子们会用特别洪亮的声音回答:“愿意!”
光荣与梦想是老师送给“小豆包”的第一份礼物。
案例来源:曹艳昕.送给一年级“小豆包”的3份礼物[J].班主任,2015(6)
面对小学一年级的“小豆包”,教师的自我介绍就不能采用“一言堂”的方式,最好能借助音像资料,通过一些活动、事件形象地介绍自己,使学生对教师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并且从情感上喜欢上教师和教室。
[案例3-2]
在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我的自我介绍出示了自己威武的照片,名字的由来,还附了两首“藏头诗”。
流水潺潺细无声
向阳花开意正浓
涓涓爱语沁人心
桃李满园春色生
这是我的青年朋友曾经赠给我的一首小诗:所藏的头是“刘向娟桃李满园春色生”。这首诗突出了我的职业特点。
刘陈相识逢千载。
向来同育桃李开,
娟花移向别院栽。
顺风吹起杨帆在,
利导因势育英才。
快乐光阴白驹过,
乐闻佳音频传来。
这第二首小诗,是我工作调动后,以前的同事赠给我的藏头诗,充满了对我的祝福,还包含着我们相识的经历、我们职业的特点等,我珍藏至今,经常展示给我的新朋友们。
诗意地介绍自己,学生们就诗意地结识了他们初中的语文老师,甚至是结识了初中的语文课。这是诗意的开始。
有了这样诗意的自我介绍,孩子们开始跃跃欲试,准备用同样的诗意的方式介绍自己。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美丽的尝试。
张家出生一位儿,
责问为何不是女。
健健康康活一世,
出人头地有出息。
这是一位叫“张泽健”的男孩子的介绍。讲述了出生时的“曲折”的故事——“责问为何不是女”,父母对他的期望——“健健康康”,自己对自己的鼓励——“有出息”。美好的祝愿藏在精巧的小诗中,同学们不觉拍手称“奇”,并且认识了这位小男孩。
王者风范无人比,
子规齐鸣助其威。
挥汗如雨为学校,
好人好事天地连。
这是一位叫“王子辉”的男孩子的介绍,彰显了男孩子的豪气——“王者风范”“齐鸣助威”。诗中有活泼的鸟儿出现,使自我介绍中有了动感。“挥汗如雨”“好人好事”两个词语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未来初中生活美好的“愿景”。这样的小诗让同学们赞不绝口。
我意用在育校,
是非无妄我心。
金雀叫声嘹亮,
睿智歌谣**漾。
您的优雅教导,
很似传在心房。
漂流漫漫不断,
亮日终会来到。
这个漂亮的小姑娘叫“金睿”,诗中藏的头为“我是金睿您很漂亮”。看到这诗,我笑了,我的新学生们也笑了。她巧妙地介绍了自己,又很巧妙地向我——这个语文老师“传递了赞美”,还有什么比自己的学生赞美自己更让老师高兴的事情吗?何况是这样“诗意”的赞美?
张张美文伴成长,
梓树花开幽香浓。
佳人捧书廊下坐,
一帆风顺人常乐。
这是叫“张梓佳”的女孩子做的诗。我和我的新学生们通过诗歌一同认识这个姑娘——“美文”“花朵”“幽香”“捧书”——读小诗,看到了花样的女孩儿,在满是鲜花的树下,嗅着幽香,沉浸书中……美好的诗意,认识了如诗一样的女孩子。如何让同学不喜欢她?
赵氏最强无人比,
嘉奖一片连称赞。
华人为国争荣誉,
牛气冲天乃自己。
和学生一同认识了这个叫“赵嘉华”的霸气男生。深黑的眼镜架在鼻梁上,话不多,看似个性内敛。但诗文里彰显出了他的“霸气”——“最强”“无人比”“牛气冲天”;我和学生还看出了这个小孩子的爱国的情怀,“华人为国争荣誉”,把自己和国家和民族联系起来。读这首诗,一种爱国的情怀在教室中氤氲,化成一缕正气,融入每个孩子的心中。
通过诗意的自我介绍,不知不觉中,孩子们恋上了升入初中的自己,潜移默化中他们也恋上了同在一个教室中的同伴……诗意中,花香、鸟鸣、爱读书的女孩、爱国的少年、美好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开启了诗意的初中生活。
案例来源:刘向娟(北京市育英学校)
中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心理认识逐渐从感性发展为理性,人格上从依附逐渐发展为独立,从温顺发展为好强,班主任第一次自我介绍时就可以结合自己学科特点突出自己的学科教学特色以及带班理念,以赢得学生的好感,唤醒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的欲望。
(二)新学生新形象——学生自我介绍
当学生第一次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时,班主任要考虑合适的时间以及适宜的形式。由于学生刚刚进入新的学校,学校、班级以及同伴都是陌生的,对周围的一切还有很多的生疏感,因此,学生自我介绍可以不放在开学第一天进行。经过2~3天,学生之间逐渐熟悉起来,有些学生甚至已经成为朋友之后,班主任可以把这个任务布置给学生,告诉他们在开学第一周或者第二周的某个班会上进行学生自我介绍的活动,引导学生做适当的准备。
切记:学生第一次自我介绍
1.不要走马观花,否则学生对同伴没有留下任何印象。
2.尽量摆脱姓名、毕业学校的常规介绍,融入多元因素。
[案例3-3]
新学期,我接手了一个一年级新班。为了加深师生之间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对第一堂课进行了精心设计。
上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一张名签,要求把自己的姓名书写得大而醒目。
上课了,面对一双双充满期待又有些紧张的眼睛,我微笑着说:“同学们,这节课咱们先来做个游戏,怎么样?”一听做游戏,学生们都高兴地笑了。
“游戏开始了,”我接着说,“同学们,我是咱们班的班主任,我姓杜,是杜老师。你们猜猜是哪个‘dù’字?”我的话音刚落,一个学生调皮地说:“是肚子的肚。”学生们都笑了。我笑着摇了摇头,并把肚子的“肚”写到了黑板上。另一个学生说:“是温度的度吧。”我又摇了摇头,把温度的“度”也写在了黑板上。然后,我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同音字——渡、镀、杜、妒、蠹。这时教室里活跃起来。“怎么这么多‘dù’字呀?”于是,我逐个给学生介绍:“这是肚子的肚、温度的度、渡船的渡、镀金的镀、杜鹃花的杜、嫉妒的妒、蠹虫的蠹。”学生们睁大了眼睛认真地听着。我接着问:“以前你遇到过姓杜的朋友吗?你能猜一猜姓杜的杜是哪个‘dù’字吗?”一个叫杜昊轩的小男孩来到黑板前,用手指着“杜”字。通过“杜”一个姓氏,学生认识了7个“dù”字,还结识了班主任和一个同学。
这时,有一个学生勇敢地举起手来,大声介绍说:“杜老师,我叫朱铭。我想让同学们猜猜我名字中的‘铭’是哪个字?”学生们活跃起来,有的说是明天的“明”,有的说是名字的“名”,我在黑板上一一写给学生看。朱铭连声说“不对,不对”,然后举起了他的名签,我让他带领同学们认读他的名字,记住这个铭记的“铭”字。
之后,又有一个女生站起来介绍自己:“我叫吕旺,大家猜一猜是哪个‘wàng’?”学生们积极地猜着,很快黑板上又出现了一排“旺”的同音字——忘、望、妄、旺。吕旺高举着她的名签,大声地解释说:“我爸爸姓吕,我妈妈姓王,我是他们中间的太阳。看,是这个旺。”
“猜我的!”“猜我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介绍着自己的名字,有的还讲出了名字的意义。
“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介绍,我们不仅认识了老师和很多新朋友,还知道了我们以后要学习的汉字是这么有趣呀!谁有决心学好汉字,学好语文?”我适时地鼓励着孩子们。讲台下竖起了一片手臂的森林。
最后,我和学生共同创作了一首儿歌:“小学生爱学习,先从认识姓名起。祖国文字真丰富,学好语文有意义。”第一节课就这样轻松地结束了。
下课后,孩子们互相认读着名签,积极地结识新的小伙伴。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新的生活开始了。
案例来源:杜薇.从认识姓名开始——上好新接班的第一课[J].班主任,2013(2)
对新建班级来说,以上案例也是一种新生介绍的办法。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讲,为了让他们顺利入学、适应新的学校生活,认识新同学、喜欢新同学、喜欢新教师是首先必须做的基础工作。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相对薄弱,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介绍自己,班主任就必须创设一些生活化、形象化、游戏化的情境,使学生自然地介绍自己。
[案例3-4]
为了让学生第一时间互相了解,我在班里开展了“我的名字有内涵”的主题活动,效果非常不错。
一、活动设计与准备
我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都站在讲台上,大声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在活动开始前的一周,我向学生宣布这项活动任务,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了能够让所有人都正确叫出、认出、写出自己的姓名,我要求学生首先必须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并且书写要规范、字迹清晰、大小适中得体。心理学研究表明,音频与具体形象相结合,能够更快速和牢固地形成对文字的记忆。这样一来,同学之间就会很快相识,记录同学姓名时也不会写错别字。
其次,我还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名字的含义。每个学生的名字,都代表了家长对一个新生命的期冀与希望。让孩子了解自己父母为其命名的苦心与初衷,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亲情、孝道教育,也能激发他们新阶段的学习热情,促进每个人的成长。因此,有提前要求学生回家询问父母:当年为何给自己起这个名字;名字有何含义;有何寓意。
最后,老师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以积极赋义。这样做等于表达出老师对学生的积极期许,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帮助他们悦纳自我、生成自信,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二、活动实施
活动当天,我让学生按照座位顺序依次进行自我介绍。一个学生发言时,后面一个学生就在讲台下准备,以缩短上下场的时间间隔,节约时间,确保一节课能够完成活动。
活动按照预期顺利进行。每个学生都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姓名,虽然书写水平不尽相同,但是都工工整整、一笔一画地完成。他们依次解读名字,我也不时进行补充和点评。
有个叫小琦的学生介绍说:“我名字里的‘琦’和另外一位同学的‘绮’不同,是‘美玉’的意思。我父母起这个名字,认为我是家中一块美玉,是宝贝。”
我点评说:“琦,除了美玉,还有个意思是‘不平凡的’。你被父母视为宝贝儿,他们也期待你能够成长为不平凡的人。”
学生蓁蓁介绍道:“我叫‘蓁蓁’,这两个字当‘草叶茂盛’讲。因为我属马,所以我妈希望我能够吃得饱,所以草叶要茂盛。大家以后别错念成‘qinqin’。”
我补充说:“真好!吃得饱,才能长得好。家长的愿望虽朴素但实在,而且,我觉得她也希望你能够成长得枝繁叶茂,成为栋梁。大家记住正确读音,可别念错哦。”
学生们依次解读自己名字的内涵,个个颇有来头。台下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非常专注,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也学会了不少汉字的知识。
这时,有个叫思齐的学生怯怯地说:“我这个名字没有啥意思。”
我问他:“你问过你父母了吗?”
他挺不好意思,小声说“没有”。我就告诉他及全班同学:“孔子说过‘见贤思齐焉’,意思是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我觉得起这个名字是有内涵,它告诉你,要时时向好的榜样学习,争取达到他的高度。”
这个学生听后,很开心,我感觉他比刚才多了几分自信。
还有一个学生这样介绍:“‘冰砚’是我的名字。因为我五行缺水,所以用了个‘冰’字;‘砚’是文房四宝之一,家里希望我饱读诗书,做个有知识的人。”
我不想让学生受所谓“五行之说”“宿命论”的影响,于是点评道:“‘冰’这个字确实好,作为一个女孩儿,如果出落得‘冰清玉洁’是多么的有魅力啊!我觉得这样解释更好,你认为呢?”
学生欣然地对我点头,满眼盈盈的笑意。
活动进展得很快,每个学生都做了自我介绍。最后,我总结道:“我们中国人,每个人的名字几乎都是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这是我们民族的特征,是中国人的魂。认识一个人,是从认识他的名字开始的,所以了解名字的内涵,很有意义。这能帮助你很好地记住一个人。刚才大家都介绍了自己名字的内涵,述说了它的由来,家长借此寄予我们的希望,也表明了自我的志向。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闪亮的名字,我们要珍视,用言行举止捍卫其荣耀,用行为表现促使其辉煌。我们还要给予他人姓名以充分的尊重——不叫错、写错他人姓名;不给他人起带侮辱性的绰号、外号;不使用他人不愿意的代称。今天,我们已经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彼此,让我们这个集体更加团结、更加优秀!”
案例来源:谢勇(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相比小学生的自我介绍,中学生的自我介绍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学生可以郑重其事地向大家介绍自己,也可以以介绍自己某一爱好、特长的方式介绍自己;可以理性地介绍自己,也可以诗意地介绍自己。学生采取哪种方式介绍自己以及达到了怎样的效果,关键在于班主任对活动的酝酿与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