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1 / 1)

6世纪,来自欧洲北部的诸多日耳曼人部落入侵并占领了西罗马帝国的领土,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以部落为单位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诸多王国。当时的日耳曼人正处在原始社会阶段,大部分日耳曼部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因此,西罗马近千年的辉煌城市与发达的文化,对于蛮族来说失去了意义。西罗马帝国的文化与教育在蛮族的破坏之下,经一个世纪几乎消亡。

6~8世纪末是欧洲中世纪文明的早期阶段,这一阶段欧洲社会十分动**,众多日耳曼蛮族国王相互征伐。长期的战争破坏了文化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更加滞后。在社会的不断动**、文化不停地遭受破坏的情况下,一丝罗马文明的火种幸存了下来,那就是基督教。罗马帝国末期的基督教会与日耳曼法兰克部落结盟。法兰克人改变了自己的原始信仰,改宗基督教,教会则依靠遍及罗马的力量协助法兰克人扩张势力。至9世纪,法兰克人的王国基本征服了欧洲大陆的各蛮族国家,其盟友基督教会也将影响辐射到整个西欧。在没有形成自己文化的蛮族国家中,教会这一罗马文化的继承者,成为整个西欧唯一的文化载体,确立其9~16世纪在西欧文化和教育领域的统治地位。

一、基督教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的确立

3~8世纪是西欧基督教教育发展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基督教作为一个宗教团体从未获得权力参与到国家的教育体系和学校体系中。在罗马帝国末期,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在教育体系中占统治地位。而在日耳曼人的王国中,学校教育基本消亡,教育回归到家庭教育。这一阶段的基督教教育还局限在教会内部。教会的教育一方面是培养神职人员,使神职人员能够更好地研究教义和传播教义;一方面传授普通信徒的基本阅读和识字能力,让他们能够读懂《圣经》的内容。

从奥古斯丁开始,基督教的教父们和学者们就十分重视对神职人员的培养。5世纪开始,基督教会逐渐将古希腊智者学派所创立的“三艺”,即文法、修辞、逻辑,以及柏拉图曾提倡教授过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整合在一起,统称“七艺”,作为基督教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文法和修辞方面,罗马教会统一使用罗马拉丁文作为官方文字,通行西欧。“七艺”也紧紧围绕神学进行研究和传授。基督教教育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带领神职人员研习《圣经》、使徒行传和教父的神学著作。通过研读和辩论来进行神学的研究是这方面教育的主要方式。在基督教教育中,“七艺”的教育是基础,而对神学的研习是更高级的教育阶段。

二、教会学校在欧洲的兴起

9世纪是基督教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从9世纪开始,基督教教育走出了教会的范畴,逐渐担负起了整个社会教育的角色,建立了以基督教为主导的国家教育体系。在这一进程中,法兰克国王查理曼推行的文化改革政策对推动整个西欧基督教教育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8世纪晚期开始,随着查理曼建立了一个欧洲意义上相对有效的政府,他开始推动教会和国家的新整合。其中,将教会活动推向整个世俗界,让教会起到教育整个社会的功能成为这次整合的重要内容。在改革中,查理曼于789年发布法令规定要求:“在每一个主教管区和每一所修道院里都必须讲授赞美诗、乐颂歌、年历计算和文法。所有使用的书籍都要经过认真审订。”此后,在813年所召开的一次宗教会议中决定:“根据我们的查理皇帝的命令,主教要开办学校,教识字和圣经典籍的知识,在这些学校里教育那些耶稣基督公正地选出的那些人。”查理曼所推动的文化改革很快得以实施。主教学校、堂区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纷纷建立,学校中的学者们对古典书籍的整理、抄录,以及新作品和教材的编写都很快发展起来。

教会是中世纪西欧分布最广、最深入基层的组织。教会的影响可以深入欧洲社会大部分农村与城镇,因此,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的广泛建立为知识与文化在西欧各阶层中的传播奠定了基础。9世纪开始随着基督教全面担负起社会教育的职能,中世纪的西欧建立了一个遍布各地的学校体系,教会内部的“七艺”和神学的教育逐渐走向整个欧洲的世俗领域。

三、中世纪基督教教育思想的流变

基督教兴起于古罗马时期,此阶段的基督教尚处在不断完善之中,对教育的思考并不多见。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们结合希腊哲学将基督教神学逐步完善,对修士的教育开始受到教会的关注,教会内部人员的教育与培养逐渐成为教会重视的领域。

9世纪开始,法兰克王国的查理曼授予教会承担整个西欧的社会教育体系的权力,使得教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教育机构,进而促进了基督教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成熟。9~14世纪是基督教教育在欧洲最繁荣的时期,基督教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两个领域,即对普通民众的教育与对僧侣、神职人员的教育。

9世纪开始,基督教担负起了对西欧民众的教育任务。西欧的修道院、各地的教区教堂、主教驻地的主教教堂都要开办学校对普通民众开放。在对民众的教育之中,基督教教育思想认为传播教义和基督教道德高于对知识的讲授,人们学习文法和逻辑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接受福音。教会对于普通民众的教育内容主要选自《圣经》的节选内容,如训诫、赞美诗、圣歌,以及教会编写的不同时代的主祷文、教义问答手册、教会历法和圣徒行传等内容。

基督教会对僧侣和神职人员的教育与普通民众的教育有较大区别。这类教育直接深入到神学和哲学领域,讨论人性与信仰的关系、理性与信仰的关系、知识与神启的关系、自然界与神的关系等。基督教的正统教育者认为教育重要的意义在于道德教育和信仰教育,理性和知识的教育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人的最终目的在于被上帝救赎。人真正对世界的理解不是靠理性和知识,而是依靠神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