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幼儿教师队伍建设(1 / 1)

农村教师和幼儿教师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历来都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薄弱环节,这两个因素对教师教育体系的调整有独特的影响。

(1)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在我国城乡差异仍然非常巨大的情况下,对于农村教师的需求有其特殊性。教师教育体系的调整必须考虑到农村不同学段的教师规模、新教师需求量及其学历需求等因素。

①农村教师规模预测

表5.1-12是我国分城乡教师规模的预测值,这一预测采取的方法是:首先建立一个学龄人口预测矩阵,然后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分龄人口数和国家统计局对2001—2010年我国总人口变动情况的预测计算出2006—2020年全国各学段的学龄人口数;然后依据毛入学率的变动趋势预测出在校生规模,再结合对生师比的预测(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分别定为19.4、16.7和16.7)计算出教师规模;之后根据2001年到2005年我国中小学生城乡分布比例预测出2006—2020年的中小学生城乡分布比例;假定将来城乡间生师比相同,则分城乡教师规模就与中小学生城乡分布比例一致,据此计算出分城乡的中小学教师规模。

预测结果显示,在我国农村教师中,小学教师规模最为庞大,而且远远超过城市和县镇的小学教师(如图5.1-10)。2010年、2015年、2020年我国农村小学教师规模分别为290万人、268万人、249万人,约占全国小学教师总规模的一半。在初中教师中,农村教师所占比重就明显下降,到了高中阶段,农村教师所占比例已不足十分之一。

表5.1-12 我国中小学城乡教师规模预测 单位:万人

续表

数据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教育院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研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委托课题,2007(10).第62~63页。

图5.1-10 农村教师规模预测

上图显示了农村各学段教师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看出,未来几年,农村小学教师规模将逐渐减少,但其绝对数量仍然非常大,远远超过初中和普通高中的教师规模。初中教师规模在2010—2050年间迅速增加,2015—2020年间略有减少。农村高中教师规模是中小学各学段中最小的,在2010—2015年间还会有所减少,之后基本稳定在11万人左右。

②农村需补充教师规模预测

表5.1-13显示了每隔5年农村需补充教师数量的预测值。预测公式为:规划期间需培养教师量=目标年教师规模-基年教师规模+自然减员量。其中h年后的自然减员量=基年教师规模×(1-(1-自然减员率)h),其中自然减员率取3%(因为一般情况下教师自然减员率在3%上下)。

结果显示,从2011年到2020年,我国农村小学需补充的教师数量最多,为155.17万人,占到普通中小学总共需补充数量的75.8%;高中需补充教师数量最少,仅为6.25万人,所占比例为3.1%(如图5.1-11)。

表5.1-13 农村需补充教师数量预测[1] 单位:万人

图5.1-11 农村需补充教师数量预测

上图显示了农村中小学需补充教师数量的变化趋势。虽然农村小学教师规模在逐渐下降,但是农村小学需补充的教师数量却在今后几年将有大幅增加,在2006—2010年间,农村小学需补充教师20.7万人,而在之后的5年,需补充数量上升到61.89万人,2016年—2020年攀升至93.28万人。农村初中教师需补充数量的增长主要出现在2016—2020年,这五年内农村初中教师需补充数量会出现一个较大增幅。由于农村高中教师总体规模很小,因此需补充的教师也不多,但是在2010—2020年间也会缓慢增长,其中2015年之后增速加快。从总体上看,2020年之前农村中小学各学段教师需补充数量都将增加,尤其是从2016年到2020年,对新教师的需求数量将达到125.07万人。

③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需求

表5.1-14是分城乡分学段我国中小学教师和需补充教师的学历预测情况,这是在已得出的教师规模和教师需补充数量预测的基础上,根据2001—2005年我国分城乡各学段不同学历教师所占比例的变动趋势做出的预测。

该表显示,中师层次的教师已经不再需要,专科层次的教师只能供给县镇和农村的初中,高中阶段专科教师的需求也已经降为零。

表5.1-14 我国中小学城乡教师学历需求预测量 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教育院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研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委托课题,2007(10),第99页)

图5.1-12是从2006年到2020年农村小学需补充的不同学历层次教师的变化趋势。2010—2020年农村小学新补充的教师大部分为专科学历,本科学历的教师也有较大增幅,中师则基本不再需要。在2011—2015年补充的教师中,本科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为8.3%,专科为91.7%;从2016年到2020年,这两个比例分别为本科10.9%、专科89.1%。由此可见,虽然从绝对数量上说,农村小学需补充更多的专科教师,但是所补充教师中本科所占比例在增加。

图5.1-12 农村小学教师学历需求预测

图5.1-13表示,在农村初中新补充教师中,在2011—2015年,本科教师数量为8.28万人,专科教师数量为7.02万人,本科层次教师数量略大于专科;从2016年到2020年,两者差距迅速扩大,这五年中农村初中需补充专科层次的教师8.68万人,本科层次教师19.3万人,新补充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达到69%。

图5.1-13 农村初中教师学历需求预测

图5.1-14显示,自2011年以后,农村高中新补充教师将全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基本上不再补充专科层次的教师。2016—2020年,本科及以上学历农村高中需补充教师的数量加速上升。

图5.1-14 农村高中教师学历需求预测

④政策建议

从2011年到2020年,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和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需补充数量的大幅增加是农村教师需求的典型特征。这两部分教师的培养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在这十年间能否得到充足的教师供给。但是,单纯从教师培养入手并不能保证农村能够得到充足的高质量教师。解决农村教师问题还需要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增加农村学校教师补贴的的额度、职称评定适当向农村倾斜、给农村教师提供更多培训机会等。

(2)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在中、小学和幼儿园这几个学段中,幼儿园资源配置最为不均衡,其毛入学率是这几个学段中最低的,但这也意味着幼儿园规模存在巨大的扩张空间。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学前一年毛入园率将由2009年的74%达到2020年的95%,学前两年的毛入园率将由2009年的65%达到2010年的80%,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将由2009年的50.9%达到2020年的70%。另外,从2001年到2010年,幼儿园的生师比在迅速下降。2001年,幼儿园生师比为32.09;2010年,幼儿园生师比下降到22.8,但仍大大高于中小学,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这几个因素叠加起来将会使幼儿园教师补充数量体现出自身的特色。

①幼儿园相关数据预测

图5.1-15是2010—2020年幼儿园学龄段人口的变化趋势:

图5.1-15 幼儿园学龄段人口预测

从图中可以看出,幼儿园学龄段人口从2010年到2020年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2016年到到峰值5 685万人。

在考虑到毛入园率并根据教育规划纲要进行调整后,得出如图5.1-16所示的幼儿园在校生规模预测值:

图5.1-16 幼儿园在校生规模预测(该图依据表5.1-2中有关数据画出)

由于预期幼儿园毛入学率将不断增加,因此幼儿园在校生规模将呈现出与幼儿园学龄段人口不同的趋势。从2010年到2020年,幼儿园在校生规模将以较为稳定的速度增加。2010年幼儿园在校生规模为2 782万人,到2020年幼儿园在校生规模将达到4 000万人,增幅达50.64%。

随着学前教育资源的日渐丰富,幼儿园生师比一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持续下去,因此,幼儿园教师规模将以较幼儿园在校生规模更快的速度增长。图5.1-17是2010—2020年幼儿园教师规模预测值及其走势:

图5.1-17 幼儿园教师规模预测

2010年,幼儿园教师规模为121.8万人;2020年幼儿园教师规模达到266.7万人,是2010年的2.19倍。

由图5.1-18可看出,从2010年到2020年,幼儿园教师需补充的数量将呈加速增长趋势,2010年需补充幼儿园教师11.88万人,占2010年幼儿园教师总规模的9%;2020年需补充的幼儿园教师则达到了27.93万人,是2010年的2.35倍,占2020年幼儿园教师总规模的10.5%。

图5.1-18 幼儿园需补充教师数量预测(该图依据表5.1-4中有关数据画出)

②幼儿园教师培养现状

从2010年到2020年,幼儿园教师需求将迅速扩大,幼儿园教师供给面临巨大挑战。表5.1-15是2010年各学历层次院校学前教师培养情况:

表5.1-15 2010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情况 单位:人

根据表5.1-15中的数据,虽然2010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数为20多万人,大大高于当年幼儿园需补充的教师数量11.88万,但是其中本科和专科学历的学前教育毕业生总和仅为31 282人。在中专层次的幼儿教师培养中,除中师之外的其他中职学校承担的比重为80.7%,该比例显然过大。

从2010年各学历层次幼儿教师的培养规模来看,在本科层次,师大与师院共有在校生17 206人,占学前教育本科在校生总数的52.04%,可见在本科层次的幼儿师范生培养中,师范院校居于主体地位;在专科层次,师大、师院及师专共有在校生32 927人,占学前教育专科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仅为38.2%;在中专层次,师范学校有在校生158 359人,仅占学前教育中专在校生的19.3%,已经不占主体地位。从总体上看,师范院校共有幼儿师范生208 492人,仅占幼儿师范生在校总人数的25.4%,由此可见在幼儿教师的培养中,目前并不是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专层次的非师范学校培养的幼儿教师过多,如果要做到幼儿教师培养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必须大力减小这类学校的幼儿教师培养规模。

就综合大学参与幼儿教师的培养而言,2010年综合大学共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在校生2 321人,占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在校生总数的7.02%,有学前教育专科在校生1 531人,占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在校生总数的1.78%。可见,综合大学在幼儿教师培养方面参与程度较低。

③政策建议

幼儿园面临着高学历教师供给严重不足和低学历教师供给严重过剩的双重问题,因此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调整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适度增加本科和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从而提高所培养的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二是要大幅减少中专学历的学前教师培养规模,使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幼儿园虽然还需要一些中专学历的教师,但目前中专学校的幼儿教师培养规模已远远大于需求,尤其是除中师之外的其他中职学校,因此减少这类学校的幼儿教师培养规模是解决幼儿教师供给过剩问题的核心之一。

小结

综上对学龄人口、教师队伍规模、农村教师队伍及幼儿教师队伍现状的分析发现:

(1)学龄人口和毛入学率的增加使在校生规模保持持续上升的状态,从结构上说,小学和幼儿园这两个学龄段的人口和在校生规模增加最多,而中学阶段变化不大,这预示着未来增加的教师需求将更多的是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

(2)我国在今后若干年内需培养的教师数量非常大且学段分布不均衡,小学所需补充教师最多,需补充的高中教师最少;目前的教师培养存在较为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

(3)到2020年,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和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需补充数量的大幅增加是农村教师需求的典型特征。这两部分教师的培养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在这十年间能否得到充足的教师供给。

(4)学前教育面临着高学历教师供给严重不足和低学历教师供给严重过剩的的双重问题。

基于如上的数据分析,本部分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调整师范生招生规模,使供需尽量达到均衡。中专层次的院校培养的小学教师学历不合格,这部分学校应在完成已招学生的培养的前提下,停止继续培养小学及以上学段的教师,有特殊需要的地区可另行考虑。如果出现教师供给不足的情况,增加水平相对较高的师范院校及综合大学的教师培养规模。应基于对未来需补充教师的预测,对每年各学历层次的师范生招生计划进行动态调整。调整教师培养规模需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打算从教的非师范生人数,二是倾向于不进入学校任教的师范生数量。第一个因素会增加教师供给而第二个因素则减少教师供给,只要两者在数量上有足够大的差异就会对教师的总供给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调整师范生的培养规模时必须对这两个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二,调整教师培养结构。针对各学段需补充教师的比例,适度缩减高中教师的培养规模,扩大小学教师培养规模。同时,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如提供特殊津贴等)鼓励师范毕业生去小学任教。

第三,补充高质量农村教师,采取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的激励政策。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和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需补充数量的大幅增加是农村教师需求的典型特征。这两部分教师的培养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在这十年间能否得到充足的教师供给。但是,单纯教师培养入手并不能保证农村能够得到充足的高质量教师。解决农村教师问题还需要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增加农村学校教师补贴的的额度、职称评定适当向农村倾斜、给农村教师提供更多培训机会等。

第四,提高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逐步减少中专学历的学前教师培养规模,使供给和需求日趋达到均衡。幼儿园面临着高学历教师供给严重不足和低学历教师供给严重过剩的的双重问题,因此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调整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适度增加本科和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从而提高所培养的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二是要大幅减少中专学历的学前教师培养规模,使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幼儿园虽然还需要一些中专学历的教师,但目前中专学校的幼儿教师培养规模已远远大于需求,尤其是除中师之外的其他中职学校,因此减少这类学校的幼儿教师培养规模是解决幼儿教师供给过剩问题的核心之一。

[1] (数据来源: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教育院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研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委托课题,2007(10),第90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