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最早的教育研究组织是成立于宣统元年(1909年)的义乌县教育会,该会的职能除了提高教师素质,维护教师权益外,还有一个重要职能便是研究全县的地方教育。
1922年,义乌县劝学所在每个区派设一名“小学复式教授”及“国语教授”循环指导员,由县劝学所遴选,县知事委任,由具有中等学校以上或教育专科毕业,并长于复式教授法和国语教学者担任,分区负责循环指导。经过一年多的指导,全县小学教师对于复式教授法和国语都得到了初步掌握。
1924年,义乌县教育局为了提高小学教员的知识和业务水平,把教育科列为教师讲习所的教授内容,进行教育原理和教授方法的传习。同年,县教育局又在《义乌县教育月刊》上选登《复式学级教科之配合》和《复式学级时间表之配置》的文章,着重介绍复式学级教学过程中要“审察儿童的能力,学习适当的教材,使各自发展自然个性”和复式学级日课表编制中要注意“学科的种类性质和教学时间均式分配在一周内”方法的教学经验,使义乌当时以单班复式编制为绝大多数的初级小学受益匪浅。这种利用刊物发表教学研究成果的做法,对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效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之后,《义乌县教育月刊》又连载芮佳珺所拟教授时间表编制的经验和介绍美国道尔顿制教授法,问答式之研究等当时通行的教学法,较系统地介绍了通俗易行的教育经验、教学方法。省视学在视察义乌教育状况后的报告中对义乌县教育局的这种做法极为肯定,评价颇高。
1930年,举办“浙江省第一次全省教育成绩展览会”,义乌县立初级中学参加了初中教育组展出。
1940年,金华师范学校地方教育委员会成立,负责指导包括义乌在内的金华范围各县的教育实验、通讯研究,编辑和补充地方教材等工作。
1945年,金义自卫委员会曾召开小教研究会。会上就“教育内容和研究方法”、“教育经费和怎样的人当校长”、“社会教育和民主政治”等专题内容进行了讨论。这是义乌较早进行的专题性研究活动。
1946年,义乌县政府推行教育部《国民教育研究会筹组办法》,成立了县国民教育研究会,负责对全县学校教育进行辅导与研究。当年4至5月,全县共成立乡镇教育研究会36个。6月,县教育会在县府纪念厅举行会议,讨论“编辑小学地方教材”等工作。1947年下半年,县教育会组织举办了县小学教具展览会,展示教学成果,交流教学心得,提高整体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