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寺里,有近百位青年学生来参加一个月的禅修活动。经过几天的参禅引导静坐,学生们比刚来寺院的时候更沉着柔软了。
在这些学生当中,有一位青年,每次在无德禅师说明禅修要领,或是开示禅法的时候,总是一副傲慢自负的模样,无德禅师几次经过他的身旁,他睬也不睬。
无德禅师不由得心中生起了慈悲怜悯。
有一次,无德禅师又经过这位青年的身旁,随口问道:“年轻人,你看到老师从这里经过,怎么不站起来向老师作礼呢?”
青年答道:“我坐在这里,就是向你作礼啊!”
无德禅师听了以后,随手就给了他一个耳光。
青年非常生气:“你怎么可以打我?”
无德禅师回答道:“我打你,就是不打你。”
青年哑口无言。
养心法语
无德禅师以此则公案教训了学生。禅门有时候说空,有时候说有;有时候说会,有时会说不会,都丝毫假不得。看起来,禅门的教学和受学,问答之间非常奇特,但是在很多禅法中,矛盾里有它的统一,差别里有它的平等。
禅堂里面的禅僧,有的老师会鼓励他们“参话头”,这就是一种思想训练。所提出的问题,当然有多种答案,但禅者在许多答案里面,只许有一种直接的回答。你不能证悟,就不能回答到核心,只有挨耳光。所以青年说“我坐在这里,就是向你作礼”,老师则回答“我打你,就是不打你”,他就是比你棋高一着。
所以悟道的层次是假不来的,可谓是一分货,一分价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