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魏(北魏)时代的昙显禅师,生卒年不详。他终年一身百衲衣,居无定所,只要有法会斋宴的地方,他就会出现,一般人见了,都以为他是叫化子,他也不计较。只有上总法师知道他的道行,经常给予他一些帮助。
南朝齐天保年间,发生佛道斗法事件,最后决定以法术高下来定取舍,并且由皇帝亲自主持。道士们广施咒语,当场木横梁斜,佛教沙门的衣钵腾空旋转,众人无不瞪目惊讶。道士陆修静得意地说:“我等不过略施小技,只要沙门现一,我就能现二。”
上总法师从容不迫地说:“方术小技,世儒尚且不为,况我沙门?现在由我等最末座的沙门来和你们一对即可。”上总法师于是请了昙显禅师上台。
陆修静看见站在台上的昙显禅师一副邋遢样,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轻忽地说:“你能举一,我就举二。”
“哦,这样啊?”昙显禅师漫不在意地回答,然后慢慢举起一只脚,说:“我已经举起一脚了,你试着举两足看看。”
众人一看,哄堂大笑,陆修静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
陆修静心有不甘,停了一会儿之后,接着又说:“你们佛经自号内典,内则小也;道经为多,多则大也!”
昙显禅师悠悠地回答:“照你这么讲,那么,一朝天子身处内宫,则是庶人小民啰?”
陆修静一时语塞,再也无法发问。
养生法语
佛、道在历史上,常有过节。如佛教初传中土的时候,在东汉明帝年间,道教与竺法兰、迦叶摩腾斗法,最后失败,引起迦叶摩腾腾空说法:“狐非狮子类,灯非日月明;池无巨海纳,丘无山岳嵘。法云垂世界,善种得开萌。显通希有事,处处化愚蒙。”
其实,宗教的法门派别,纵有不同,不必比较。有时候要比较,反而会自讨其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