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南泉普愿禅师对大众开示说:“现在的行者,应该发心向异类中行。”
赵州从谂禅师听到南泉禅师这么说,马上就问:“先不谈‘异’字,请问师父,什么是‘类’?”
南泉禅师闻言,便两手按地,故意做出四脚兽类的姿势。赵州禅师见状,立刻向前,一脚把南泉禅师踢倒,然后跑进涅槃堂大叫:“后悔!后悔!”
南泉禅师命侍者去问赵州禅师,究竟他在“后悔”什么。
赵州禅师只是轻松地回答:“我懊悔没有多踢那只兽两脚!”
南泉禅师听了赵州禅师的答复,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加器重赵州禅师的灵利根机。
养生法语
南泉普愿禅师以“向异类中行”,期勉禅者要发心普利群生;赵州从谂禅师则以超越生佛、物我的差别对待,一脚踢掉对“异类”的分界,诠释了“自他一如”、“同体共生”的慈悲。
正如《金刚经》所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所有的生命都是息息相关的,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彼此相互依存的,所以吾人更应该平等对待万物,关怀众生,救度众生,为天下众生服务。
因此,菩萨在悟道之后,为了救度众生,不会贪著于涅槃菩提的清净,反而积极出入于生死的迷界,自愿在五浊恶世的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之中,济度一切有情。而一个禅者,不只是求悟道而已,他还要能感受到芸芸众生的忧悲苦恼,发愿以没有分别、没有拣择的心去弘法利生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