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人之量(1 / 1)

语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为人处世亦同,唯有宽大容物才能领导他人。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仁者待人,各顺乎人情,凡有所使,皆量其长而不苟其短。”所以,容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养,更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有一首诗偈说得好:“将相头顶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受尽天下百般气,养就胸中一段春。”容人之量,以下有四点说明:

第一,将相头顶堪走马

真正做大事业、有大成就的人,都需要有宽大的胸襟和容人的雅量,一个领导者的气度愈宽大,才能使众人归心,为己尽力。史学家班固说:“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当年齐桓公不计管仲一箭之仇,反而用他为相,终而成就霸业;谏议大夫魏征曾劝李建成早日杀掉秦王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当了皇帝后,不计前嫌重用魏征,因此魏征为李世民出了不少治国安邦的良策,成就了史上的贞观之治。可见得身为将相领导者,固然要有知识、能力,但他的胸襟、气度更为重要,所以说将相头顶堪走马。

第二,公侯肚里好撑船

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大能小,能高能低,不但能容人之过,且能容人之长。刘邦云:“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安国家,抚百姓,给饷银,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可见得善于用人之长,首先要容人之长;刘邦因为有容人之量,而能统领天下,所以说公侯将相肚里好撑船。

第三,受尽天下百般气

一个人的气度、修养,必须经过各种试炼、考验才慢慢培养出来,所以纵使受尽天下百般气,历尽了各种的委屈,各种的践踏,不但不能有怨恨,反而要能包容他,如此气量自然能日夜增长。秦穆公不计恨走失的骏马被人吃了,反而赐美酒招待;楚庄王不怪罪臣下对自己妻妾的调戏,反而命大家扯冠带以助其脱困,他们的宽宏大量,无形中也救了自己一命。至今“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仍为后世所传颂。

第四,养就胸中一段春

所谓“心中无事一床宽,眼内有沙三界窄”。一个人若能包容春夏秋冬不同的气候,那么四季的美景自然都在你的心中。而一年四季里,即使是春天的花草,也必须历经夏日的酷暑、秋风的凋零、冬天的寒霜,最后才能冒出新芽。因此,一个伟大的圣贤,愈是经过磨难,愈能成就其伟大的人格。

孟子说:“仁者无敌。”这个“仁”字包含了“包容”的意思。一个人的包容心愈大,其成就的事业也就愈大,所以,一个伟大的人,他必须有容人的雅量;你能容人,别人才能容你。而且不但要能包容各种人,还要能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功、容人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