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称为人,就是要有人格。如何升华人格,增进内在的涵养?在于我们日常性格的培养。人格并非一天就能树立,也不是一天就能长养,人格是要经过一些时日的磨炼,要作一番涵养的功夫,才能养成。关于人格的涵养,有四点意见:
第一,学问使人谦虚
你想要有人格吗?那就必须读书。读书可以增加学问,可以使人明理;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可以涵养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有学问、有知识的人,更懂得谦虚自抑,因此愈显人格的高贵。
第二,无知使人骄傲
有一些人没有学问,没有知识,却自以为是。经常仗着钱财而傲慢,仗着势利而横行,仗着好战称勇而耀武扬威,仗着年轻力壮而自我陶醉,如此只有显示自己的无知。所以无知能使人骄傲,骄傲的人其实就是无知。
第三,虚心使人高贵
一个人不管做人处事,如果勤于虚心学习、甘于虚心求教、愿意虚心请人指导,他就会有进步。所以虚心的人,并不是低声下气,更不是低三下四的人,反而越是虚心,越显得高贵。因此,真正高贵的人,就是虚心的人;真正虚心的人,也是高贵的人。
第四,自负使人肤浅
有的人太过自负,以为自己才华过人,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以为自己能力很强,处处都想表现出精明干练的样子,如此过分自负,不免让人觉得这个人很肤浅。其实真正胸怀大志的人,总是深藏不露,他懂得韬光养晦,懂得养深积厚,而非肤浅地自恃其能。所以自负使人肤浅,肤浅使人自负。
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是从实际生活中锻炼出来的。一个人不必靠华丽的衣着来装饰自己,而要重视内在的修持,以高贵的气质来涵容自己,以道德修养来庄严自己。因此,人格涵养,不是从外貌、地位、权势而来,而是从风仪、气质、态度、性格中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