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之方(1 / 1)

人,处于顺境时,容易心平气和;一旦面对逆境,就难以平心静气。心平气和不是用在安宁闲暇之时,而是用在紧急危难之间。当大将在前方指挥,能够心平气和,则能理智清明,安然笃定;商人在商场上,利害交关的时候,能够心平气和,处之泰然,则必有所得。现在的青年学子,每遇考试时,若能心平气和,就会有好的成绩;警察处理违章事故时,如果心平气和,则能获得人民的尊重。

心平气和是做人处事的最大修养。如何才能在人际往来之间,让自他都能保持心平气和呢?有四点意见:

第一,遇人争执斗争时,没有偏颇

人常常在与朋友、亲戚、邻居,甚至家人发生意见不合时,因为一句话而争执不休,因为一点利益而相持不下。如果你正处在争执、斗争当中,该怎么办呢?最要紧的是不可以偏颇,你帮这一边,另一边的人会不欢喜;你帮了那一边,这一边的人也会不高兴。最好是保持公正、公平,不要偏颇,才不会招致怨恨。

第二,遇人冲动粗暴时,心存和善

我们在社会上做人处事,常会遇到一些朋友、亲戚,他很冲动、粗暴。当你面对一些凶恶、不和善的人,该怎么办呢?你不必跟他半斤八两,最好的方法就是心存和善。他情绪不佳,他动粗,我体谅他,我不动粗,我心里非常和平、善良,如此就能解决问题。

第三,遇人执着不解时,不强进言

有时候我们遇到别人在争吵,双方僵持不下,彼此都很坚持,不肯和解。这时你不要硬充和事佬,不必强要替他们排难解纷,甚至想要拉拢他们和平。因为人在气头上,再好的道理他也听不进去,正是所谓“不可理喻”。所以,如果你想进言,一定要等他们冷静下来以后,这时从旁委婉地分析,或许能发挥劝解的效果。

第四,遇人是非不明时,保持沉默

当别人有了纷争,你一时没有弄清楚来龙去脉,不知道究竟谁是谁非,这时最好保持沉默。等到实际了解情况,知道事故的原委以后,再去调解、帮助,才不会弄巧成拙,甚至帮了倒忙。

人要争气,不要生气,生气不能解决问题,心平气和才能开发智慧,有智慧才能找出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