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不贪,必能养廉。廉者,不言己贫,因此,一个廉洁自持的人,不但是有德之人,必然也是个内心富有之人。如何养廉?有四点看法:
第一,饮食要饱,但不求珍馐
“民以食为天”,人要生存,不能不吃饭。吃饭是为了资养色身,重在吃得饱、吃得营养均衡,不必山珍海味,不必珍馐美味。有的人吃得太好,营养过剩,反而吃出肥胖症等百病丛生,因此吃得太多、吃得太好,不但浪费,而且折损自己的福报。想想,世上有多少穷苦的人三餐不继,我们能够衣食温饱,就应该知足,就值得心存感恩,千万不要在饮食上挑三拣四,助长贪心。
第二,衣服要暖,但不求华丽
“食、衣、住、行”,衣服对人的重要,仅次于饮食。穿衣不仅是为了保暖,也是文明的象征。过去蛮荒未化的人民,才会赤身露体,或是贫穷落后的地区,才会衣不蔽体。在现代文明国家,人人丰衣足食,但是有的人过度追求时髦,衣着过度追求华丽,养成虚荣心理,倒不如追求内在的充实,否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再华丽的衣服,也穿不出气质来。
第三,居住要安,但不求华厦
人要“安居”,而后才能谈到“乐业”。人当然要有一个安定的居住处所,但是居住的环境只要安全、整洁,家人和乐共住,这就是我们的净土,并不一定要高楼大厦、华屋豪宅。所谓净土,净土并不是在心外,而是在自己的心里,所谓“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只要我们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第四,待客要礼,但不求谄曲
我们对待客人,并不一定要卑躬屈膝、谄媚逢迎,才能赢得来客的欢喜。待客之道,最主要的就是礼貌周全,就是真心诚意。比方说亲切的招呼、热诚的欢迎、真心的关怀与问候,能让“宾至如归”,即使只是清茶淡饭,也能让客人感受到你的浓情厚意,这比虚妄的逢迎、谄媚的语言,让人感到温馨。
“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能淡然处世,不为名利、物欲而奔波,自能养成廉洁高尚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