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之道(1 / 1)

古人有云:“福报如水”,水用完了,表示福报也流尽了,所以长辈莫不教诫子弟要“滴水如金”。古代也有句老话,每个人每天只能用七斤四两水,超过了,就是浪费不惜福。如何才是用水之道呢?以下有四点意见:

第一,要节约爱水

古代大德形容水如财富,你能把用水当作用钱,不浪费水,也等于是不浪费钱财。反之,你不节约用水,甚至浪费水,就等于浪费钱财。因此,爱惜财富,就要节约一点,不能随意花费。水也是一样,能节约用水,水就能源源不断,一生会用不完。

第二,要惜福用水

以前有一名弟子提水给仪山禅师洗脚,由于水太烫,在加一点冷水后,随手便倒掉剩下的半桶冷水。仪山禅师生气说:“即使是一滴水,也能给人解渴,给草木生长,它蕴含天地无限的生机,你这样轻易把水倒掉,怎么能和诸佛接心,与祖师相应?”这名弟子受了仪山禅师的教诲,从此改名“滴水”。人在世间,福报有多少,这是有数量的,不要以为自己万贯家财,若福报享尽,仍会一无所有。等于银行存款,浪费开支,终有尽时。所以虽然只是滴水,也要节用惜福,不随意浪费。

第三,要培德蓄水

不但节约用水,还要知道蓄水。平常水龙头一开,水就自然而来,等到停水时,就知道生活的困难。假如平常就知道节约用水,惜福用水,甚至我们像培福集德一样,蓄水储备,就不怕因一时失水而着急了。

第四,要植树造水

除了消极地节约、惜福用水外,也要积极从爱护水源、不破坏水源着手。要爱护水源,平时就要不滥砍伐树木,甚至要广植林木,借着种植树木让树根抓住土壤,涵容水分,以加强水土保持。

水,浇在花草上,花草会生气盎然、吐露芬芳;水,送给焦渴的人,焦渴的人会如获甘霖,解除热恼。旷野的森林草木动物,也都是靠着水的滋润,才能生长活动。水对万物,实在有无限贡献。

因此,这四点用水之道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