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以孝立国,以孝治天下,孝亲是非常重要的。在佛教里,孝亲之道分有三等:衣食无虞、物质供养,这是最基本的小孝;努力进取,光宗耀祖,是中等的孝顺;引导父母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见解、信仰,让他可以解脱烦恼,离苦得乐,甚至超凡入圣,成就佛道,这是上等的孝顺。以下也提供四点孝亲之道:
第一,供养莫使贫乏
子女幼小时,为人父母者无不尽力满足所需。儿女长大后,有能力回报时,对于父母所需饮食、生活等基本物资,也要能供应,让他们无所匮乏。乃至有时候,父母有一些特别的嗜好,只要是正当的,如散步、运动、喝茶品茶、聊天下棋等,都应尽量给予支持,让他们感到安慰满足。
第二,凡事先行告知
有一话说:“父母心,磨石心。”经典也说:“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无论父母年纪多大,他们的心就像石磨一样,转动不停,时时惦念儿女。因此,做儿女的人,有什么事情、出门去哪里,要告知父母,让他们安心,免得老人家为你挂念、担心。你凡事应向父母禀告,让他们安心,感受到你的尊重,这比你给他再多的供养还要重要。
第三,做事光宗耀祖
天下的父母无不以儿女为荣。你的所有言行、所有作为,不使家庭蒙羞、父母蒙羞,乃至使祖先蒙羞,这就是孝顺了。光宗耀祖也不一定是拥有高官厚禄、声名显赫,你心中有道甫,时时助人,走到哪里,让人感到欢喜你、肯定你,父母因为你的善行懿德,受到别人的欢迎祝福,这也是光宗耀祖。
第四,不断父母正业
假如父母有什么好的事业、正行,为人子女者更要为他们发扬光大。例如父母恭敬虔诚,热心护持宗教事业,子女要有信仰上的传承;父母曾经帮助教育慈善事业,子女也应该延续他们的爱心,让父母亲的善名,远播十方。有了这些继承,父母的慧命、事业,都能可以延续,这是最大的孝亲之道。
孝是人我之间应有的责任,孝是人伦之际亲密的关系;孝维持了长幼有序,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是对生命的诚挚感谢,无悔无怨的回馈报恩。这四点孝亲之道,可以让我们实践孝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