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心之道(1 / 1)

中国人有一句话说:“药石医假病,真病无药医。”所谓的真病,指的就是心病。我们的心有贪嗔痴慢疑的烦恼疾病,需要转换、净化和调伏。以下提供八个治心方法,作为参考:

第一,以静心对动心

现代人普遍患有浮躁不安的通病,终日凄凄惶惶,不知生活的目的为何,如果能每天有一点宁静的时间,透过禅坐思维观照,必能涤清尘虑,引发智慧。

第二,以好心对坏心

我们的心,时而圣贤,时而魔鬼,载浮载沉,好好坏坏。好心一起,万事如意;恶念一生,万障门开。因此,我们要屏除坏心,摄持正念,消除自他之对待,培养慈悲喜舍,便能以好心对治坏心。

第三,以信心对疑心

怀疑是根本烦恼之一,世间上有不少悲剧导因于猜疑;疑念一起,作茧自缚,人我猜忌,如高山隔阻,见不到真实之自他,因此我们要学习以信心调伏疑心的毛病。

第四,以真心对妄心

我们的心念妄想杂乱,必须以正念来对治妄念,以无念来对治正念,无念即是消除差别,平等一如的真心。意即:“心中有佛离心念,念得心空及第归。”

第五,以大心对小心

所谓“百川入海,同一咸味”。“高山不辞土壤,大海不择细流”。都在说明包容的重要。小,有限有量;大,无限时间空间。

第六,以无心对有心

虚空之所以为大,正因为空无。待人处世别有用心则心有牵系,无心则不为一切万法所系。如果能以无心对治虚妄执着,便能享受随缘放旷,任运不系舟的逍遥。

第七,以恒心对变心

“人心惟微,道心惟微”。我们的心如同水上打毛球,生灭不停,对这个无常的心念,我们要以恒心面对,才能不为形役,不为境转,才能获致身心的自在。

第八,以等心对伪心

拣择、分别的心使我们的生活偏离正道,烦恼丛生,所以,禅宗祖师教示以“等心”来对治“伪心”,也就是日常生活中要以真实、平等的心来待人处世,才能免于受困在妄想、分别的桎梏中。亦所谓“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爱憎,洞然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