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之道(1 / 1)

古人说:读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阅《资治通鉴》能够知古今;《二十四史》道尽天下的兴亡;三藏十二部佛教典籍,叙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可见得书的重要。

人应该要读书,不读书则不知仁义。古来的读书人自我反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无非是勉励自己,也能跻身圣贤之流。所以,人不仅要会读书,还要会用书,用书之道,有四点:

第一,藏书不难,能看为难

现在有很多人,收藏了很多书,尤其那些发了财的人家,在酒柜之外,还要加设书柜,收藏一些名家的著作,附庸风雅,方能堪称书香世家。所以藏书不难,却以能看为难。

第二,看书不难,能读为难

有些人看书,走马看花,随意浏览;或是漫不经心,貌似阅览,却妄想纷飞,心猿意马。若能将书中真义读出来,真正深入了解却很不容易,所以看书不难,能读为难。

第三,读书不难,能记为难

纵使会读书,也能了解,但是记不住,随看随忘,随读随弃,亦不能达到读书的效果。所以读书不难,以能记为难。

第四,能记不难,能用为难

有很多学者,以速读的方式阅读,在博闻强记之下,赢得博学多闻,聪明巧慧的美名。虽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倒背如流,但是不会运用,没有融会贯通,不能善加运用,即使读了许多书,对于自他也是没有什么利益的。

古德云:“一册经卷满馨香,法味供养最富足。”“人抬人万丈之高,书抬人无价之宝。”韩愈也说:“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在在说明以著书立说来利益人间,是书的最妙之用。

所以我们读书要紧的是不但要藏书,而且是要能看书,能看书还要能读书,能读书之外还要能记书,记书以后还要能运用书。将书本融入生活,把知识化为智能,以处理人世间的诸多问题,那么这个书才有用。其实,我们自身就是一本书,所谓“不读自身,不晓得失;不读自心,不知妙处”。

虽然用书之道有四难,但是若能做到“以满腹经纶代替胸无点墨;藏书千册代替腰缠万贯;以文会友代替酒肉朋友;书香社会代替功利社会”,仍不失“用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