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有好的收成,例如农民希望五谷丰收,商人希望一本万利,莘莘学子希望成绩优异,孜孜矻矻行者希望早得安心。要想丰收,就必须先要付出努力,所以,丰收之道有四点:
第一,欲得谷食,当行耕种
古人说:“风雨以时,则五谷丰稔。”想要五谷丰收,就必须耕种。只要春耕、夏耘,秋天必有积谷存粮,自然也就不愁严冬来临。同样的,文人在稿纸上耕耘,焚膏继晷,费尽心血;老师在黑板上耕耘,循循善诱,百年树人;甚至禅者念念相续在心地上耕耘,也无不希望打破迷惘,安住身心。
第二,欲得富贵,当行布施
富贵,让人觉得生活安适,这是人人所追求的。但是,欲得富贵,必先播种;富贵的种子,就是布施。所谓“如是因,如是果”,你不给人,别人当然也不会给你;你不付出,也难以有所获得。所以,布施如播种,有了布施的因,才有富贵的果。
第三,欲得长寿,当行慈悲
一般人总喜欢到神明、菩萨前面祭拜,祈求福禄寿喜。其实,神明、菩萨、佛祖,他不会给我们福寿,只有自己可以给我们自己。我悦服众生,我尊敬生命,我尊重别人,我给人方便,我当然就会长寿。人的寿命,也不只是求得身体上的长命百岁,主要是指延续慧命。所谓:“求福当求永久福,增寿当增无量寿”。我们在肉体的生命之外,还有很多生命,如语言、功德、事业上的寿命;能为自己留下历史、为社会留下慈悲、为人间留下美好,这些都可以让我们更加长寿。
第四,欲得智慧,当修般若
有人希望聪明、智慧,但聪明不是上天所赐,也不会凭空而得。想得到聪明智慧,就要修习般若。般若是我们的自性,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一切智慧的根本。修般若就是修心,心一明,一切皆懂;般若,可以说是人生的宝藏。
因此,人不仅希望获得外在物质的丰收,更应该耕耘内在的精神世界,那才是恒久不失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