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有谓“平常心是道”!有的人说话,语不惊人誓不休;有的人做事,不能惊天动地非丈夫。其实,说话,闲话家常更觉亲切;做事,能让大家认同就是圆满;修道,也要修大家都能做得到的“平常道”。能够从平常事物中体会出佛法真理,这就是真修行,所以,平常之道有四点:
第一,稳当话就是平常话
说话,不必标新立异,说话旨在表达意思,因此,说话要稳当、切实,不要说空洞、高调的话。如果说话华而不实,说得到却做不到,或是说话得罪了别人,这都会让人看轻你的人格,所以说话要稳当,这就叫作平常话。
第二,本分人就是快乐人
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做一个本分的人最要紧。什么叫本分的人?例如应该正直,我就正直;应该诚实,我就诚实;应该慈悲,我就慈悲。我身为人家的儿女,我就做个孝顺父母的儿女;我的身份是学生,我就好好地用功读书,每次考试都有好的成绩来报答老师;我在社会机关里做一名职员,我就好好地把我的职务做好,这就叫作本分人。能够做个本分人,就是快乐的人。
第三,淡泊情就是真性情
人是“有情”的众生,但是,有的人情感太热了,只有5分钟热度,不能维持长久;有的人情感太多了,多得让人受不了。所以,有时候淡泊一点的情感,持之以久,甚至愈久愈香。淡泊的情,就是真性情。
第四,惭愧心就是向道心
人为什么要信仰宗教?在诸多的原因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培养“惭愧心”。惭愧心就是自觉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儿女、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大众,我很惭愧。甚至我没有能力、我没有道德、我不够清净、我所做的不够多,因此,要奋发向上。怎样奋发向上?我信仰佛教,在佛教里我开辟另外一片天地,这就叫作向道心。一个有惭愧心的人,自然懂得精进向道。
世事无常,诸相皆空,如果我们有一颗平常心,世间的一切有也好,无也好,都看作镜花水月;得也好、失也好,都能以平常心看待,则生活自能恬适、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