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家庭里,有家长领导子女眷属;在乡村里,有村长领导村民;在公司里,有老板领导员工;在政府机关里,也有首长来领导民众。领导是一个国家社会安定的重要之道,中国人有所谓“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就是说明人性里大都不喜欢被人领导,而希望领导别人。做一个领导人,要具备领导人的气质,还要懂得领导之道,有四点:
第一,做一个领导人,要能讲能做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作为一个领导人,要能说得到做得到,如果领导者只知要求下属,自己却与所言相违背,则下位者必不服之。再者,如果领导者的操守不良,下位者必投其所好,甚至依循而行,所以,领袖必须要以德行来服人,而且要以身教服众。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者要率先为属下作模范,且要言出必行,如此无须颁布法令,属下也能努力于岗位上。
第二,做一个领导人,要无怨无悔
做一个领导人,要有高瞻远瞩,要有乐观豁达的心胸,而且要有不怕困难的坚忍气度,要有全心付出的无悔态度。孙中山云:“危难非所顾,威力非所思。”所以,一个领导者,要能无惧辛劳,要能“甘为春蚕吐丝尽”地努力付出,且认真负责,不怨天尤人,如此在下位者必能同心齐力于领导者。
第三,做一个领导人,要有慈有智
身为一位领导者,除了要把公家赋予我们的责任确实执行外,还要有评估周围情势变化的能力,以及决策谋划与处理危机的智慧。除此之外,面对下属的问题,要以慈悲心来协助他们处理;能将部属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关心解决,如此部属才能安心于职场,效忠于领导。所以一个领导人,要有慈有智。
第四,做一个领导人,要不私不傲
成为一个领导者,不可以存有私心,不能凭个人的好恶而对属下有不公的赏罚。更不能假公济私,将公器私用;应该要明是非、知荣辱,要有刚正不阿、不倨不傲、功成不居、遇事承担的勇气,如此才能让属下尊敬,所制定出来的领导方针才能让众人全力以赴。所以,做一个领导人,要不私不傲。
能让团体运转的有两种人,一是领导人,二是被人领导的人。本身无能力又不肯接受别人领导的人,是团体进步的绊脚石。所以,做人要乐于被人领导,也要懂得领导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