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之要(1 / 1)

我们常听人说:要“修心养性”,“心”固然要修行,其实身体的六根,眼睛要修行,耳朵要修行,嘴巴要修行,五官四肢都要修行。所以,修行之要,也不光只是修心,而是应该从身到心,里外都要修行。

兹有四点意见提供参考:

第一,面上无嗔是供养

佛教讲供养,一般信徒对佛菩萨有“十供养”,就是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其实我们对人最好的供养,也不一定要在物质上讲究,有的人送红包、送水果、送纪念品,但是如果没有真心诚意,板着一个面孔,也没有意思;倒不如一脸真诚、无嗔地微笑,更能给人欢喜。微笑是最美丽的色彩,世界上哪一个人不希望看到别人对他微笑呢?所以,“面上无嗔”,这是最好的供养。

第二,口中赞叹出妙香

现在是一个很重视色彩、声音的时代,我们除了脸上要常保笑容以外,口里更要经常有赞叹的音声。你看,现在的广播电台、电视公司,都很讲究音响,有的音响音质很美,价值几十万元;有的音响杂音很多,只值几千元钱。音响有好坏,我们人的口也有好坏,有的人一开口说话,就是要损人,所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有的人说话如天籁,如花香,让人听了心花怒放,乐于亲近。能够说出让人欢喜、受用的话,才有价值,才是最好的供养。

第三,心里慈悲无价宝

一般人的心中,经常被贪嗔痴所占据,所以要“修心”。心要怎么修?最要紧的是修出慈悲来。佛教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的定义就是“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能够带给别人快乐,拔除别人的痛苦,这就是最好的修行,也是最上的无价之宝。

第四,佛光普照福寿康

常有人问“佛在哪里”?佛在常寂光净土里,佛在极乐世界里,佛在虚空法界里,这种种的说法都没有错。但是,学佛最重要的,要把佛修到自己的心里来,要把佛修到自己的感觉里。假如你的心中有佛,你感觉得到佛的存在,你能与佛的法身同在,所谓“佛光普照”,自然能够获得福寿永康宁。所以,我们讲修行,最好是六根互用、六根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