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位要说的侍者,就是道悟了。
道悟为我做侍者也是十有余年,她出生在一九五二年,今年已经六十多岁。按照她这个年龄看,不应该是“道”字辈的第三代,甚至,在佛光山的徒众中,许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是第二代,为什么她是第三代的弟子呢?
道悟法师(二排左一)随我到金门弘法
因为在佛光山,还不到二十岁出家的弟子属第三代,第二代的弟子都是她的师父。道悟十九岁剃度,人生得矮小,当时要求跟我出家,我只有说:“那你就做第三代,拜慈庄法师做师父吧!”她说只要能出家就觉得非常高兴,也就乐于做佛光山的第三代弟子。时光荏苒,一晃眼,她也六十多岁了。
道悟能做一手好菜,也很有供养心。说起来,在我的开山寮里工作很不容易,因为个个都是师父,甚至比她小个二十岁、三十岁,甚至四十岁的人,她都要叫师父。尤其在开山寮服务,还要有见人欢喜、不排斥别人的个性,特别要谨言慎行,不能搬弄是非、对哪个人说好说坏。道悟有此性格。
道悟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容易接受常住的调派,你要调动她到常住哪里帮忙几个月,或到哪个地方做什么,都会毫不犹豫地衔命前往,把工作做好。
好比有一段时间,我的母亲住在南京雨花台,经常叫人带信来跟我说,雨花精舍是佛光山的啊,你要找个出家师父来管理,你不能让我们在家人老是住在这里啊!
后来,道悟就前去南京跟我的母亲一起生活,加上我的家族亲友不时的要去探望母亲,我也不晓得道悟那一年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也没有跟我提起。我想,她的做人处事,忍耐的工夫儿还是很相当的。
我常常写字,由于道悟在佛门久了,有时候也能提供我一些句子。有一天,她跟我说,师公,你写的墨宝偈子都太佛法了,一般在家人都希望要有福报、要能富贵,写一点通俗的字句给社会人欢喜吧!
道悟有这种人间的性格,我听了很高兴,就跟她说,我写一个对子送给你:“道无古今,悟在当下。”她也欢喜得不得了,她说:“师公,当初我就想要了,但不敢跟您说,今天您自己写给我,这是我终身收藏的宝物,我会好好珍惜。”
后来,佛光山渐渐大起来,往来的人多了,她小小的个子,煮给我一个人吃饭还可以,有时一下子来了几十个人,就不是她所能胜任的。所以我就跟她说,你只有换个职务了!
道悟表示她喜欢在我的左近工作,希望不要调得太远,后来常住就调她做传灯楼的知客,还有二位小姐帮她招呼前后,照顾客人的茶水。在佛光山,政务性的职务是有任期的,但事务性的工作可以不必调动,她这一做,也差不多快十年了。
我还记得道悟喜欢听闻佛法,她见到我经常出外弘法,总想要搭个便车跟着去听讲。我说,道悟,你听了我二十年的佛法,哪十句话给你影响最大?你说来给我听,说得好,我就带你去。她一听,忽然愣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现在,道悟已经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了,虽然是六十多岁的年龄,而且又属第三代,有时候第二代的徒众偶尔有一些理路不通、情绪不佳的时候,我都告诉他们,你去找道悟谈谈。道悟尽管是第三代弟子,但在第二代的前面也毫不畏缩,畅论做人处事的道理滔滔不绝。
有一个聪明能干“永”字辈的弟子最是佩服道悟,她对我说:“道悟法师,我领教了,我站着听她讲话,整整就听她讲了两个小时。”说来,这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