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即时战略理论(1 / 1)

从一到万 疯老六 1822 字 10个月前

有时候连我自己都坚定不移地相信,从我自己口中说出的所谓理论只是在扯淡。

这是一个寂寞无聊的寒假午后,茫然不知所措,慵懒疲惫,没什么想看的小说,想看的小说手头没有,只好思垂空文以自见。。

rts,real-timestrategy我从小学一年级接触到电脑开始就狂热爱好的游戏类型。那个时候只是红警1,帝国1,后来长见识了,就玩红警2,帝国2,星际1,接触到魔兽已经是初中了,天生手速慢,也懒得去练,只喜欢拿不用脑的万金油战术虐虐那些比我还喜欢取巧的菜鸟,我只是孜孜不倦地教导他,apm100输给50一点都不可耻。

但我从来不说我很少上平台或者跟认识的高手玩就是因为输怕了。

一直这样安慰自己,magicyang也是慢手(这跟我的慢手是一个概念么……跟rainbow比apm200算慢手大家没意见吧……),郁小刚玩星际也不能上wcg领奖台,我们这些文人,在后方搞搞理论工作就可以了。

于是乎就搞理论工作,很可惜,我的数学水平让我有着对于数据有着出乎寻常得低的感知(就是wisdom啦,你们懂的),搞理论渐渐就变成了漫无边际地跟新手瞎扯。

言归正传,我们开始瞎扯。

偶然跟一同学谈到国家对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尝试着用我多年浸**rts的经验说服他:你只看到采资源采资源,其实资源开采地再多也没有用;只说搞经济搞经济,其实经济搞好也是虚的。如果不能把经济和资源优势转变成军事和科技上的优势,那么都是虚的……其实我的潜台词是:什么是有用的,再过一千年,我这个国家还在,继续颤颤巍巍看起来大厦将倾,你个五百年前就消失的古国一千年前再强力有个鬼用啊!

既然是潜台词我自然没有讲出来,事实上我也懒得讲了,在我那个同学那种不屑一顾的眼神的注视下我自己都开始觉得自己是不是个白痴了。

一、长篇与短篇,运营与一波流

以上可以表明我对rts的理解:从参赛选手的角度看,所谓运营,只是赢得比赛的手段之一,若是没有爆出200人口,把矿开遍全地图也没用。

于是,从作者的角度看,把一些背景细节都充实,把很多设定都丰满,把人物所在的世界描绘地五彩缤纷,这些都是很不错的把小说写好的手段。但是这些都不是必须的,正如同rts里各种各样的一波流(我来举几个例子吧……9d,7d,6d……这位壮士你喜欢5d?),运营什么的让他去死好了。当你的对手觉得沾沾自喜,想着有了哥的运营剩下的就只有a了的时候,比赛已经在10分钟内结束了。

若是大家都在运营,那么首先是看谁运营得好,谁能爆出更多的部队。

若是都凭借200人口的合理配置的部队硬碰硬打一波,如果操作上有很大差距,那么胜败之数存亡之理也就很明确了,若是操作水平上相近,便是大局观和意识的比拼。这个时候就是比的一些细微的地方,比如谁包抄了谁,比如谁开战时把埋伏的一小队机枪往别人家里一丢,比如谁事先几个隐身ghost炸光了对面ht的蓝,比如开打了才发现自己的坦克下面埋着毒爆……

要完善各种各样的细节需要的是极长的篇幅,开始的预设有多大,所需的文字也成比例增长。首先是拼大家的布局与笔力,先要能把这么几百万字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随后便是各种的伏笔线索悬念摇摆延迟,把整本小说串成别人能看出来是一个整体的一本。要做到这一点,无疑需要一个大纲,一开始就漫无目的,那么前言不搭后语也就不是冤枉你了。

然后每个细节上还要下功夫,力求描写的生动,无所谓是精致的工笔还是随心的写意,只要能达到效果,600和200的apm没有孰是孰非。重要的不是操作数有多少,而是有效操作数有多少……这是根据我当年拿微操图练微操的经历得出的血泪教训。

遥想当年,我操作4个农民a电脑的4个农民,我a地板,电脑那边剩下一个,他赢,或者我剩下一个,我赢。我火力全开以破百的apm操作,电脑剩三个,我死光……

所以当那个apm有我两倍的同学看apm走势图时,发现大战时他的apm攀到顶峰而我的急剧下降到0时,我只是笑而不语,其实我的心里在流血,a地板的男人心里有多痛你不懂啊,不是我水平高随便一a就能赢,实在是操作了只会更难看啊。

如果能通篇完美地运行五六百万字,却不会让情节和文字脱出自己的掌控……那么已经是能在wcg全球总决赛上拿奖的水准了。我一直觉得白话文的文学创作还远没有到顶峰,所以大家都只是写写短篇,君不见只有菜鸟才天天一波流自以为很厉害?就算是以一波流出名的职业选手真的正面a起来也还是很凶猛的啊。

当然,刚刚讲的都是从作者的角度,从读者或者观众的角度,却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看比赛的时候谁不希望看到的是两边紧张运营搭一点小规模的摩擦,然后200人口对a,一波甚至多次华丽的决战。毕竟这样的比赛才好看嘛~~

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我们的作者也取巧了,干脆不以质取胜。于是他们不再关注操作上的小细节,不再关注自己是不是全局关照到位,干脆全力爆200人口,虽说场面有多乱多糟糕他自己也清楚,但只要观众喜欢,观众多看,他的收入自然会上来的,至于那些“小”瑕疵,让它们随风飘去吧。

二、传统与新意,是否剑走偏锋

写出一本吸引人的小说的确是很难的。就像全凭正面作战拿下一局比赛远不如正面搭一点小手段。看mvp的比赛时,看到他每次刚打完一波,就是2船3船机枪兵往别人家里丢,长此以往,虽然自己也有一点小损失,但是别人更是被搞得焦头烂额,最终这么小小的劣势不断积累导致输掉比赛。

可能有人觉得我在这里指的是走了偏锋的。可恰恰相反,我举出mvp的例子,却是想说明一本传统的小说该如何赢得读者。

正如mvp从来也没有想过凭着那么一点骚扰的机枪兵就拿下比赛,写作走传统路线的人也是不会妄图凭借小说中某一个出彩的亮点就成就一本好书的。

他们的思路是一致的,兢兢业业搞好力所能及的一切细节,我已经做好了我的部分,剩下的就等对手出错,甚至都不用对手出错,我就凭着一点点的优势,分庭伉礼到有优势,优势到大优势,大优势到碾压,到获得一场完整精彩的胜利。

就像罗丹对他的雕塑,每一块有力流畅的肌肉塑造成了一整个的肌肉男。

所谓的慢热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儿了,一点点时他很难脱颖而出,你看不出他的好,但是路遥知马力,十万字看不出来的,到一百万字你才发现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把别人甩出老远了。

剑走偏锋不是没有剑走偏锋的好,至少别人一眼就能看到你的亮点所在,采用从未出现过的战术的选手在刚开始总能获得几场很漂亮的胜利。

而且这甚至能掩盖一些别的缺点,对于一本某方面极为出彩的书我可以很宽容地对待他别的地方的小问题。然而若是选择走传统路线,任何一个方面的小问题都可能受到读者挑剔的指责。

然后猥琐流终究不长久,我也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用一些很奇特的战术来取得正儿八经地打来之不易的胜利,然后很快我就明白,在某些实力和我相差不远,但是各个方面稳扎稳打的选手面前,所谓剑走偏锋只是找虐罢了。

然而现实决定,一本小说想要在现在脱颖而出,在越来越挑剔的读者面前,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方面的出彩或者全面的扎实但平庸了。

我可以宽容老书的缺陷,对于新书却越来越严厉。可怜的新作者,若是不能在基础扎实面面兼顾的情况下再写出自己的新意来,那么成神离他的距离大概就是飞鸟与游鱼了。

三、多线操作

本来这应该属于操作的一部分,也就是很硬碰硬的部分,本应该与作者个人的文学功底照应。但我还是把它单拿出来讲了,虽然只是简单地讲讲。

讲到rts里的多线,我脑子里一会儿盘旋的是两队分别在地图两端甩尾的飞龙,一会儿是moon的潇洒的如同四个选手同时操作的四线。

而讲到小说里的多线布局,我最早的印象是基督山伯爵的三条明暗交织最终汇到一起的剧情线。而后其实也看了很多,比如冰与火之歌就是好多好多情节揉在一起,虽然很繁复却丝毫没有让人觉得哪里是多余的。

有的作者是喜欢多线的,比如忘语(我可没说他的小说真的是多条线的),看凡人修仙传的人八成都会注意到在每个大型多人在线副本时,总是会出现大致让我脑中产生放幻灯片感觉的描写,大致如下:

1某个地方,怎么样的人,怎么样怎么样。

2某个地方,怎么样的人,怎么样怎么样。

3某个地方,怎么样的人,怎么样怎么样。

4某个地方,怎么样的人,怎么样怎么样。

5某个地方,怎么样的人,怎么样怎么样……

好吧……我要明确的是……多线的剧情安排肯定不是这个样子的,这更像是记流水账,所幸忘语也没准备把情节也写成面条一样(想象一下一筷子夹起好多面条,彼此平行挂起的感觉)。

也有的作者是坚持单线的……比如雷云风暴(废话……第一人称的小说)。

并不是说第一人称就一定是单线的,比如失窃的孩子一书……第一人称,单数章是一个人,双数章是另一个人……两条线有关系,但是基本没有交叉。

多线的花样很多,写好很难,写好了很漂亮,具体如何操作仍要靠作者自己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