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哲学内部其实始终潜在地包含着一种生存论的理论蕴含,甚至价值哲学特有的理论视界已经包含了生存论的理论努力。就生存论是对经验与感性的自明与自觉而言,有理由把生存论看成经验主义传统的一个隐蔽的支点。不过,在生存哲学论域内,生存论所强调的感性与经验主义中的经验是有明显差别的。感性是人的对象性活动的表现形式,它是生命的直接呈现形式,而经验则是实现对象性活动的必备条件,因而只是表现人自身生命活动的手段。当经验主义强调经验的认识论意义时,经验作为感性的一面实际上是被排斥在外的。然而,从存在论角度看,经验之所以成为认识论的基础条件恰恰是由于经验所从属于的感性所具有的生存论意蕴。由于与认识论粘连一体的存在论本身就屏蔽着生存论,在经验主义中,感性生存观已经被先行地摒弃于经验之外,因此在经验主义传统中倒潜存着某种顽固的先验论。这就造成一种极有意思的思想后果,只有在经验主义走上怀疑论与相对主义极端的情况下,经验主义背后的生存论才会敞开。从思想效应上看,休谟对“应该”与“是”的明确区分伴随着两个思想后果:一是为某种隐秘而又超验的绝对者敞开了存在的空间,超越于有限的事实世界之上的是纯粹的善的世界,知性难以把握到的存在本身就是绝对的存在。二是展开了为知性所漠视的广阔的生活世界领域,这是作为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领域,在这一领域中,个人的价值就是个体生存的感性现实性,价值论就是在这一论域内形成的。
二、价值哲学及其生存论建构(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