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并未推出专门的学习型社区建设政策,因此学习型社区建设历程主要按照社区教育政策的发展路径来进行总结。
(一)起步阶段(1988—2004年)
标志:1988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们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社区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先出现在城市中。特别是在沿海城市起步较快,其内容主要是青少年校外德育,并且将社区作为发展的阵地。1988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率先在城市试点,逐渐建立社区(社会)教育委员会,以便于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力量来支持、关心社区教育的开展,不断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支持并鼓励中小学校与附近的企业和事业单位、街道与村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教育组织,吸引社会各个方面来支持社区学校建设,参与社区学校管理,优化社区教育育人环境,探索出符合中小学生特征的教育与社会相结合的新的形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还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自此,我国的社区教育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之下,由当时的青少年校外德育为主转变为全体社区居民的教育。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进一步开展我国社区教育的实验工作,不断地建立以及完善我国终身教育的体系,不断地提高社区全体居民的综合素质。为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0年4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下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开展社区教育实验的目的和要求。2001年1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下发了《关于确定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名单的通知》,确定了28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明确了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为认真贯彻中央及教育部的精神,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四川、重庆、福建、湖北、新疆等省份出台了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有关文件,各实验区的社区教育开始步入有计划积极发展的轨道。
(二)全面推进阶段(2004—2016年)
标志:2004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4年3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积极推进社区教育”的要求。2004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内容以及举措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自此,社区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和提升。
2001—2007年,教育部先后四次确定了114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的省份;各地先后有400多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获得批准,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为龙头,沿海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主干,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有序开展的格局。2007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推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通知》。2008年初,教育部确定了34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标志着我国社区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其他一些教育政策文件也对社区教育有所提及,例如: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2006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要求“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200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努力地形成全体居民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基本理念与良好的学习氛围。……改革成人教育办学模式,大力发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200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重新公布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名单的通知》,要求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继续加大社区教育工作力度。
(三)深入建设阶段(2016年至今)
标志:2016年,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
在2004年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12年后,为适应新时期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进展,2016年6月,教育部联合民政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社区教育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内容形式更加丰富,教育资源融通共享,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居民参与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建设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600个,建成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00个,全国开展社区教育的县(市、区)实现全覆盖。
从地方性教育政策来看,部分地区针对学习型社区建设也做出了开创性的尝试,如成都市在2016年8月颁布了《成都市社区教育促进条例》。该法规的颁布为终身教育立法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当前终身教育立法面临的瓶颈问题就是立法调整范围和对终身教育概念的界定,以及终身教育与其他类别教育存在交叉问题,社区教育立法则界限相对清晰,大大降低了立法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