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和5所地方开放大学揭牌成立后,“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工作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经过持续数年的努力,试点在不少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碰到了许多困难。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较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在试点中有多方面的体现。
2016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对办好开放大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做了全面阐述。该文件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特色开放大学体系初步建成,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更加成熟,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条件更加先进,学习制度更加灵活,办学体系不断完善,基本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为学习型社会提供重要支撑,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重要保障。同时,提出了办好开放大学的12项主要任务,并强调开放大学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引领,树立开放、灵活、优质、便捷的办学理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办学形式、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办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是教育部就办好开放大学及试点工作出台的第一份指导性文件,对“如何办好开放大学”“什么样的开放大学才是好的开放大学”等问题做了回应。其出台前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讨论修改过程,比较充分地听取和吸纳了相关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总体而言体现了所能达到的“最大公约数”,对开放大学建设和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国家开放大学主要通过实施“1314工程”推进试点工作。具体内涵为:“一个核心”,即在各项改革建设工作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核心;“三根支柱”,即通过努力,逐步形成立体覆盖全国城乡的办学组织体系,实现教育信息化,搭建起与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基本制度框架,并视其为撑起国家开放大学大厦的三根支柱;“一条纽带”,即通过学分银行建设,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四个着力点”,即非学历继续教育、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2016年12月出台的《国家开放大学改革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提升能力、实力、水平、质量为工作目标,围绕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和要点,组织实施7大工程和25个计划,经费投入预算15亿元,力争到2020年顺利实现《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预期的三大战略目标,即把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所新型大学,世界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开放大学,我国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5所地方开放大学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推进试点工作,并且在许多方面体现出不同的特色。
2017年10月召开的“开放大学建设进展与成效研讨会”对开放大学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会议认为,5年来,国家开放大学和5所地方开放大学根据“将开放大学努力办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的战略目标,对如何建设新型开放大学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确立新型大学主体地位,加强开放大学的体系建设;二是紧贴社会需求,广泛开展合作,形成多层次、多中心的办学模式;三是推进信息技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远程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融合应用;四是大力推进科研发展,服务教学和专业建设;五是加强质量保障,促进开放大学可持续发展;六是推动学分银行建设,强化终身学习平台功能。会议同时指出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开放大学内部的认识问题、能力问题、质量问题、生源问题等,也有外部问题,包括政府重视不够、扶持政策缺乏以及相关的改革创新触碰到的体制机制问题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开放大学要“努力办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但现行管理体制以及试点缺乏配套政策支持,使开放大学按照这样的定位推进建设和发展碰到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除国家开放大学和5所地方开放大学外,还有39所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更名问题尚未形成解决方案,影响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转型发展和中国开放大学体系建设进程,更重要的是相关体制机制问题有待解决。此外,地方开放大学和广播电视大学所属分校(工作站)在战略转型进程中的发展问题,以及开放大学的学习中心建设等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办好开放大学”显然不只是要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开放大学或者更名为开放大学。“开放大学建设”试点首先是个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持续推进和深化改革,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办法和路径,或者为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和提供动力的过程,预期的重要目标应该是整个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转型发展。有必要锁定的几个具体目标是:开放大学作为新型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特别是教学基本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按照学校宗旨、定位服务于全民终身学习的综合办学能力得到提升;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与中国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相匹配的开放大学体系,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包括治理体系建设得到切实推进;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与教学管理改革及运行机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得到比较广泛的社会认可;推进相关立法工作,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制度缺位问题,首先是落实国家开放大学和地方开放大学的法律地位及办学自主权取得实际进展。概略言之,如果说广播电视大学以往的发展路径曾经是期望“实至名归”,更名后应该努力达成的目标则是“循名责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突出表现为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且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开放大学通过广播电视大学多年的实践显示了它在中国的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景,进入新时代必定会有更加广阔的探索和发展空间,在全民终身学习的广大领域,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开放大学的优势及独特功能作用必将更加全面和充分地显现出来。而中国社会进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教育需求和社会成员学习需求的变化,无疑将对开放大学在中国的发展产生强大和持续的驱动力。
[1] 刘延东:《努力办好中国特色开放大学》,转引自《适应新要求 承担新使命 努力办好中国特色开放大学》,载《中国远程教育》,2012(8)。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1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刘西尧:《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载《人民教育》,1978(6)。
[5] 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438~439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 陈至立:《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的重要作用》,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办公室:《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广播电视大学备忘录》,2页,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2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