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学费征收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1 / 1)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政府宏观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最终是高校在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中,顺应市场经济规律,自主融资的结果。

(一)完善个人与国家共同承担教育投资的体制

我国实行的大学本专科学生缴费上学的政策,开创了个人与国家共同承担教育投资的新体制,现在学费已成为高等教育经费的一大来源。高等教育是一种有偿教育,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尽管国家还必须对高等教育给予大力支持,但更要积极引导公民个人的教育消费,科学引导家庭教育投资,形成完善的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

(二)建立科学、规范、灵活多样的学费征收制度和学生资助制度

近几年高校学费普遍上涨,每年学费的征收与调整问题几乎牵动每个人的神经,要建立科学规范、灵活多样的学费征收制度。高校在学费上调前应公布账单,剥掉不合理的经费,科学核算出清晰的生均培养成本。目前,高校的一般做法是把所有办学经费平摊到每个学生身上,这样核算的生均培养成本显然虚高。所以,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成本分摊,不能让受教育者承担的比例过高,这样才能使制定的学费标准更为合理。另外,为了不使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由于经济原因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学生资助制度,以缓解一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使一部分低收入家庭乃至中等收入家庭的子女获得继续求学深造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第一,建立新的学生贷款制度。要制定有关法律文件,使学生贷款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具有法律依据;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学生贷款管理系统。第二,设立多种形式的奖学金。按照不同的资金来源,奖学金可分为政府奖学金、行业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和个人奖学金等。第三,设立助学金。根据一定的规程,资助经济状况低于一定水平的学生,尽可能地保证每一个通过正常程序升入高校的学生具有相对公平的受教育机会。第四,制订勤工助学计划。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日常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劳动锻炼学生意志,培养自强精神。第五,实施学杂费减免政策。另外,要探索银行、高校、社会中介机构协调合作的借贷管理体制,结合社会信用机制建设,促进贷款的发放和回收,同时加强贷款资助的信息服务,使弱势群体得到充足、有效的信息,以促进教育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平。[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