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发展成爱情,暧昧也是一种纪念。
人在回忆某段感情的时候,会加很多内心戏,叠加很多自己所期待的感情色彩,像拍照片的滤镜。大家追忆的时候,自带很多假设,很多人会叹息说,某某与我擦肩而过,我觉得他还是挺好的,罗列出一些他的优点,顺带着些许遗憾,扼腕叹息,脑子里想着如若和他在一起的故事,蒙上玛丽苏剧情,或许我们在一起的话,结果也会很好吧!
而我觉得现实中没有那么多“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剧情,所有的错过都是必然,是一个成年人权衡比较后做出的理智选择。现实中没有那么多“程又青”和“李大仁”的故事,他们的故事不过是万年“备胎”熬成婆。
通常两个人的遇见是这样的,猝不及防,心生欢喜,源于一种新鲜感,跟我们以前遇见的人不一样,他身上有某个打动你的点,你觉得他好特别啊,一见钟情了。或者感觉自己遇到了相似的灵魂,一种惺惺相惜又欣赏的感情升起。你把自己带入了某个想象,他应该就是你的梦中情人,他是你的脑子里构建出的“人设”。如你所知,“人设”太过完美,一定会崩塌,所以在相处的过程中,你会感受到他与你设想的差距。
当出现差距的时候,你的内心就会出现选择,选择继续包容还是放弃,大部分的“友达以上”都折在这里。爱情悲观主义者的恋爱之路,通常折在试探观察期,对彼此宽容些的、坚持些的则容易折在磨合期。还有些人说服自己,要不然就凑合凑合过吧,继续往下走吧。
多情总被无情扰。有的人一旦瞄上了自己喜欢的类型,不自信的人,就会选择地不说,因为不说还可能和他做朋友,一旦说了就无路可退,被拒绝的话就只能形同陌路了,毕竟再见面双方都尴尬。迟疑,犹豫,打了无数次的腹稿,最后还是烂在了肚子里,渐行渐远渐无书。时机太重要了,因为遗憾,就会惦念。珍藏在内心的某个小角落里面,疲倦的时候,或者跟现任没什么感觉的时候,就到这个角落中透透气,做着如果换成他或许现在的生活不是这样的梦。
这份不知道能不能称为爱情的感情,没有给你足够的勇气去克服心里的小恶魔,无法表达,那种想表白的欲望没有达到最大值,所有的说不出,全部都是你后退的借口,就是不够爱。所以,你要是错过了,心头热两天,也没啥值得可惜的,过两天头脑冷静了就都好了,顶多算是肾上腺素离家出走了,去了不该去的地方。
就算在观察期觉得对方各方面都挺好的,是在一起啊,继续暧昧啊,还是放弃啊?发展成爱情势必变味,没有成为爱情,暧昧也是一种纪念。现在的人,要不忙着夹缝里求生存,要不忙着日进斗金,情爱这种东西太浪费时间和精力,想想就可以了,没本事耍流氓那就不要当情圣。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两个自己,一个具备着文艺的附着感,一个有着面对现实的妥协力。文艺的你,期盼着,上帝啊给我一份美好的爱情吧,如书中写得那样。现实的你,看清自我,绝望的想,要不就凑合着过吧!
那些走过你身边的人,有的成了你的前任,有的变成了你的摆渡人。世事如书,而我正好读到你这一句,愿待在你的身边,做一个逗号,我不是你的朗读者,我只是个摆渡人。
你得习惯,一切都能说散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