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技巧从来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认真对待这份感情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小鱼和弯弯的恋爱节奏,像玄学。
风云变化,摧枯拉朽,飞沙走石,让我感叹偶像剧都没有如此的戏剧冲突。小鱼经常给我发来关于他俩情感走向的微信,多为三个字后接一些感叹号,感叹号的数量由当下的情感成反比,简言之,越严重,越没有感叹号,你可以理解为,绝望的时候,是没有符号可以表达那种心情的。
在我频繁地收到小鱼的“又吵架了”的短信之后,我决定稍微掺和一下这两位把恋爱谈得跟过家家一样的男女主的日常生活。
后来,我参悟到一个真理,就是在当代人的心中,宁愿被工作累死,也不愿意被恋爱尴尬死。大部分的中国孩子,都是在父母的批评中长大的,变得不够自信,这种卑微感在两性关系中被无形放大了,因为这段关系中只有两个人,如此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处理两性关系。简言之,你别看那些个都市人在工作中人模人样的,一旦置于爱情的语境,莫名就不知道如何表示了,沟通?撒娇?在相处的时候,多喜欢简单粗暴的方式,需要即时反馈,比如两人吵架了,生气了,第一个反应是分手,不要继续了。
上一辈的两性关系,一般是:经人介绍,差不多就行了,打死不离婚,一切为了孩子。他们的婚姻模式,多半可以理解为搭伙过日子,类似于合伙人模式。这种两性关系会因为没有共同的三观、爱好的支撑,在中年呈现“丧偶式”,到老了发现折腾不动了,也就和解了。在子女教育上,往往是“丧偶式育儿”。这对长在新时代的“85后”们,没有太多的参照价值。我总觉得参照上一代人的模式,婚姻爱情都不是必需品,没有,也行,有了,更好。
小鱼和弯弯一吵架,两个人就越说越气。弯弯说:“你要相信我,我是因为工作太忙了。”小鱼说:“我总觉得你外面莺莺燕燕没断过。”这种典型的吵架语境是:男生希望好好工作,尽快能给女方一个好的未来;女的更在意当下感受,总觉得他不太在意自己,恋爱没有诚意。
文化背景的差异,成长环境的差异,带来思维的差异,表达模式的差异。小鱼觉得自己要展现新世纪的独立女性形象,遇事咔咔就给你整了。不用担心我,我非常能搞定自己,啥都不是事儿。弯弯觉得,我作为男生应该照顾你啊,否则要我干什么?我会很没有面子啊,那谈什么恋爱啊?
这有毛病吗?没有啊,但是情侣争吵,通常都是这么抬杠抬出来的,大家都希望对方理解自己的立场和出发点,对方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构建理想关系。然后,两人吵架的时候都觉得是对方不懂自己。可是,对方为什么就应该天生懂你?你自己活了一辈子也未必懂自己,一个才跟你相遇的人,就得百分百懂你的眼神、话语?这在大概率上是不现实的。所有好的情感,不是妙手偶得,而是巧手经营。
时代在进步,人的素质在提升,恋爱的方法论,也可以做一些迭代升级。非要用那些个“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电视连续剧看多了的现代年轻人也是有一定好坏标准的。所以,在恋爱的早先时期,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构建语境。一旦双方遇到事情产生了分歧,首先应该表达感受,其次,要抛出问题,第三,寻求彼此认可的解决方案。比如,本来定好的帮一方庆祝生日,因为另一方公司突如其来的状况,没办法进行了。如果对方生气了,当然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很早就开始准备了。
等另一方把应急的事情处理完了,生日庆祝“放鸽子”的事情当然可以拿出来说一下,比如:“我的情感上,当时挺难受的,但是想想你也没有办法,所以,你现在要怎么补偿我一下嘞?”这就是在抛出问题,寻求一个双方都认可的解决思路,如果对方在点子和创意方面不如你,你倒是可以拿出几套你最近想要做的Dream List,供对方选择。这样就构建了一个相对和谐的语境。
很多人说,我磨不开面子。是因为自尊不允许你撒娇,不允许你看起来很在意对方。一直端着,计较得失,无法有一个平等的语境,这样的心态,可能很难拥有一段好的恋爱。亲情友情爱情,不管是哪种情感,都一样,所有的事情发生在这些情感关系之间,都是催化剂,可以让关系瞬间分崩离析,也可以让关系更加牢固,区别就是彼此的沟通效果。
我给小鱼上了两次“爱情辅导课”。她看起来明朗多了,重新构建了他们在吵架之后的沟通方式和话术技巧。其实技巧从来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认真对待这份感情的心才是最重要的。想想弯弯要过生日,小鱼绞尽脑汁想要给对方惊喜的样子,我只能说,每一个谈恋爱的女生,都是闪闪发光的元气少女。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从未逃离的东西叫:关系。任何两个相遇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关系。
可以跟对方说:“请多关照。”
也可以摆摆手说:“后会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