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个词语叫『强势』(1 / 1)

一百种人可能有一百种强势的样子,理解自然不能断章取义,也不祈求人人理解。

锅小盖是我以前的同事,山东人,一副甜姐儿的样子。经常发来甜滋滋的微信说:“小野,我想你了。”我通常会和她唠五块钱嗑。她就跟向组织汇报生活一样,跟我说说她最近的想法。落笔点总是:“小野,你就是太强势了。”

什么?强势?这个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我好想弄明白啊!

或许,有的人享受我这种“总攻”呢?

我就去百度了一下这个词,百度一遭,着实觉得这不是一个好词儿,我就开始陷入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思考到底这是不是个好词儿。作家朋友倒是门儿清,发来一段话,让我怀疑人生好久。作家说:“强势的人,必定有别人看不到的伤痕,因为会疼,所以强势。”

我寻根溯源,把小时候受到过的挫折啊,不公平待遇啊,例如数学考试不及格啊,被老师罚站啊,被同学孤立啊,都回想了一遍,主要是回想哪里让我疼了,搞得锅小盖说我这么强势。我脑子里又浮现了格力董明珠,华为任正非等,他们都挺强势的,一言不合就说一些普通群众不能理解的话,骇人听闻的水平都不需要公众号小编润色标题,阅读量就轻松过十万。

有一年元旦跨年去楠溪江东海音乐节,一行几位好友,每次到吃饭这事上就意见分散,A想吃这个,B永远想吃面,C觉得当地特色很好吃,D永远想喝酒,E永远都随便。过多选择造成大家的犹豫,时间就被浪费了,我总习惯充当那个强势的决策者,可能因为我是狮子座,哈哈哈!尽快决定不仅节约了时间,也会让大多数人满意。

说起来,一件事情总有两面。强势不一定就意味着伤害,就像柔软也不一定总是意味着美好。这句话放在两性关系里面我觉得很合适。四川人讲“耙耳朵”是怕老婆,大部分怕老婆或者尊重老婆的男人,大概是兼听则明吧,还都混得挺好的。脚踏两只船怕对于很多人来说也不是美好。

我小时候当班干部当习惯了,说起来总觉得是“职业伤害”,总是当孩子王,这也会造成我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潜意识里面总觉得事情的发展是遵循一定规则的。当然我也不是什么都会管,大部分时候我还是很粗线条的。所谓心大,就是别人不说的事情,我也不会问,大部分人不跟你提及某些事情,是因为你不足够被信任或者对方还没有走出来。

我总觉得强势这个词语,是要有一定的情境的。就像是无领导小组的面试,在一群人的操作中,总会自发地形成某些角色担当,并没有人去指派你该去怎么样。有个说法叫“温柔有力量”,这是我最近两三年才参悟到的东西。我也会一直暗示自己说,要温柔一些,当自己要飚狠话的时候,换个方式去表达,别人会更容易接受。但是,性子里很多调皮的东西,总是忍不住要去活跃下气氛,这可能是我的幽默感。

每个人形成一种性格,总是有多种原因,强势或者温柔,一个人总有很多的立面,而在短暂的时间里面,我们可能自己都无法读懂自己,更何况是短暂相识的别人,我们用尽一生去自我救赎,去认知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世界需要温柔的人,也需要强势的人,每个人都是流动的状态。山本耀司说过“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你们的“自我”是一个什么样?

一百种人可能有一百种强势的样子,理解自然不能断章取义,也不祈求人人理解。

作家木心说:“生活的最好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窃以为,冷清是因为参透生活,风火是依然抱有对生活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