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拾壹 淡定官员向敏中(1 / 1)

字字锦 陆春祥 984 字 11天前

《梦溪笔谈·人事一》

□上谓之曰:『朕自即位以来,未尝除仆射,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对曰:『臣今自早候对,亦未知宣麻,不知敏中何如?』上曰:『敏中门下,今日贺客必多。卿往观之,明日却对来,勿言朕意也。』昌武候丞相归,乃往见。丞相方谢客,门阑,悄然已无一人。昌武与向亲,径入见之。徐贺曰:『今日闻降麻,士大夫莫不欢慰,朝野相庆。』公但唯唯。又曰:『自上即位,未尝除端揆。此非常之命,自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公复唯唯,终未测其意,又历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劳德业之盛,礼命之重,公亦唯唯,卒无一言。既退,复使人至庖厨中,问『今日有无亲戚宾客、饮食宴会?』亦寂无一人,明日再对,上问:『昨日见敏中否?』对曰:『见之。』『敏中之意何如?』乃具以所见对。上笑日:『向敏中大耐官职。』

沈括在同一节中还记叙了一个淡定的官员,这个官员对大喜来临时的态度也让人有所悟,官不就是个身外之物吗?

向敏中是宋真宗时的官员。有一天,他突然被任命为右仆射。这就是丞相啊,一个相当神气的职位!

诏书下达的那一天,恰好是翰林学士李宗谔值班。皇帝对李说:我自从登位以来,还从没有任命过仆射这样的官。今天以这个职位任命向敏中,应该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我也没有事先和向敏中谈过话,他应该很喜欢吧。李宗谔答道:我今天从早上就开始在宫里值班,也不知道您颁布的这个命令,不知道向敏中现在怎么样呢。皇帝面露喜色:敏中家里,今天祝贺的客人一定很多,你去他家看看,明天再来向我汇报下,但不要说是我让你去的噢。

李宗谔等到向敏中下班回家后才去探望。哎,奇怪呢,偌大的丞相府,居然冷冷清清,门前没有见到一个人。李和向平时关系比较好,家里都是直来直去的。于是,李直接走进向家,见了面就祝贺:今日听说下达了您的任命文件,同志们无不奔走相告,欢欣鼓舞,真是举国欢庆呢!向敏中只是噢噢地应答了一下,不多言。李宗谔又说:自当今皇上登基以来,还从来没有任命过仆射这个官呢!先生您如果不是德高望重,皇恩深厚,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待遇呢?向敏中还是噢噢地应答了一下,并不多言。

见向敏中如此淡定,李宗谔也猜不出向的心思。

李于是又进一步讨好。他历数了前代做过仆射这个职位人的辉煌功劳,皇恩的浩**,向仍然只是简单地噢噢应答着,最终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李从堂屋退出后,又派人去向家的厨房里察看,问下人道:今日相府中有没有亲戚宾客宴饮?下人回答说:相府中今日寂静无人哎。

第二天,皇帝迫不及待地问向敏中的反应及向家的情况。

“昨日见过敏中没有?”

“见过了。”

“敏中的心情如何?”

李宗谔便把看到的情况详细向皇帝汇报了。皇上笑着说:向敏中真是宠辱不惊啊,不把官位放在心上!

向敏中如此淡定,我想最主要的应该是他内心修养的深厚和精神的强大吧。

按皇帝的猜想,得到这样的任命,一定会高兴和庆祝一下的,这也是常理,下面一些活动是少不了的。

第一,接受上门祝贺。上门祝贺的类型肯定各种各样,因为目的各式各样。真正的朋友,真的是表示祝贺的。这次你升迁,我来祝贺;下次我升迁,你来祝贺,你来我往,正常的友谊。部下,原来的部下,新的部下,那肯定要来的噢。都管着咱呢,人家都去了,不去肯定不行,不去还以为摆架子呢。当然还有各类以后有求于他的人,为了以后办事方便,我们一定得前去祝贺一下,提前混个脸熟也好嘛。

第二,适当的宴请。新任官员基本都知道要低调,但是,一般的人情也必须的,不管哪朝的纪检部门都会开着眼闭着眼。关键是,人家来祝贺的,总不能空着手吧,既然人家没有空手来,那就要让人家饱着肚回去,酒是一定要喝高兴的。不管多大的范围,适当的宴请总是需要的。

第三,待遇的配套。什么职位享受什么样的待遇,这个有关部门肯定马上会想到的,府院是不是不够大了?出行的标准(比如外出视察的规格)是不是要提高了?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马上改变。

有一些是按规则来的,更有许多是按潜规则来的。这个大家都懂。

说复杂,还可以再复杂下去。但是,向敏中却把它处理得很简单,他想了几个为什么:不就是任个新职吗(今天任命,明天也可以把你去掉的,一张纸的事情,何必这么在乎)?这个职位是白送给你的吗(我为皇家辛辛苦苦工作,工作业绩也不差,皇帝还算有良心,他其实是想让你干更多的活呢)?人家来祝贺是真心自愿的吗(说被迫不大好,但大多数人绝对只是表面上的,如果这一点不懂,那就白做了这么些年的官,有些人甚至恨不得你马上犯错)?N个为什么想过以后,他的心里就很淡然了,这一切都是外在的,有当然好,咱就好好干工作;没有也不难过,毕竟在金字塔尖的人是极少极少的。

至于那些跑官要官花大代价而得到职位的官员,和向敏中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没得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