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梯”的背后(1 / 1)

心灵之旅 马志国 473 字 5个月前

自认是个读书人,时不时地就逛个书店、书摊的。

那天,我又逛书摊,发现一本奇书——《厚黑孙子兵法》。早先,曾在书市上见过《厚黑学》。可“兵法”何以“厚黑”?不由得拿起书来翻翻。但见封面上赫然印着一串小字标题,什么“牺牲别人成全自己”,什么“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什么……都是诸如此类。翻开目录,看看内文,更是这类货色。于是,我明白了所谓“厚黑孙子兵法”,乃是教人如何厚着脸皮,黑着心肝,去坑蒙拐骗,去贪污腐败,去不往人里长。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读过的一篇文章。文章说到,如今的一些坏书,无论如何也说不上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是拉人下水的“滑梯”。

的确,书对于人类真是作用太大了。“贬低书的用处是愚蠢的。”印度的泰戈尔早就这样说。对于书的作用他更是有独到的见解:“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

由此一想,出这类诲**诲盗的《厚黑孙子兵法》之类的书,问题就严重了。它不是教人学好,而是拉人下水。这类“滑梯”的书出多了,岂不就会乱了人心,就会乱了世风?

现在的问题是,诸如此类的坏书,主管部门也在经常查抄,但依然有人顶风作案,不断地在出版,危害社会。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不妨换个视角来审视一下。

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现实决定着图书市场的走向。图书市场不过是透视社会现实的一个窗口。

不信,请看——

我们的图书市场好书多还是坏书多?肯定好书多。这是我们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的反映。比如,正是社会上人们普遍重视子女教育,才有家教材物、少儿读物的应运而生。同样,也正是社会上近年来封建迷信有所抬头,才有占卜、相面一类“读物”走上市场,正是由于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的沉渣泛起,图书市场才有黄货成灾。《厚黑孙子兵法》之类教人不往人里长的书,之所以进入图书市场,就是因为有厚脸皮黑心肝的忘了自己是人的人,先有了市场。

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查抄坏书,不过治标。依法惩治社会上的坏事坏人,教育和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且把市场经济纳入法制的轨道,叫那些坏事坏人没了市场,才是治本。社会上坏事坏人失去了市场,坏书还哪里去找市场呢?

199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