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异现象”(1 / 1)

心灵之旅 马志国 513 字 5个月前

《中国科技报》报道:在中国科协日前举行的强化科普宣传座谈会上,北京部分新闻记者呼吁,对于“再生人”、“气功预测”等“怪异现象”,主要媒体要敢于发表意见。否则,“赛先生”声音微弱,封建迷信必然要甚嚣尘上。

笔者不禁为这一呼吁拍手叫好!对有违科学的怪异现象确要批评。

然而,什么叫“怪异现象”?

笔者试着再当小学生——《现代汉语词典》解:怪异,奇异反常的现象;《新华字典》又解:奇,特殊的,异,特别的。统而言之,怪异现象似乎可以界定为:特殊的、特别的、反常的现象,其核心在于其“反常”。比如,有人对您说,某地的人长三只耳朵,您一准说“怪”。为什么?它反常。

可问题似乎并不这么简单。

有这么一个故事。某先生听说某地有一个三只耳朵的王国,那里的人都长着三只耳朵。怎有如此怪事?先生深感怪异之余,便要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于是,他只身到了该地。不料,这位先生刚刚进入“三只耳朵的王国”,便被那里的人当成怪人捉住——我们都三只耳朵,你怎么两只?于是,这位两只耳朵的先生被三只耳朵王国的人先研究了一番。

您瞧,原本正常的两只耳朵的人,到了三只耳朵的王国里,却成了反常。

看来,反常与否,全在于拿什么当参照系了。

故事归故事,现实竟有雷同。

就说如今正响遍大地的孔繁森这名字,据报载,最初老百姓在赞叹之余就有疑问:孔繁森是真的吗?按说,作为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是正理,有什么奇怪?人们何以怪而生疑?原因明摆着:那么多人不过把“公仆”挂在嘴上,他却来真的,就特别,就特殊,就反常,于是,“正理”的却成了“怪异”。

行文至此,简直有点为“赛先生”庆幸了。尽管赛先生“声音微弱”令人担忧,但终究在科学与迷信的对垒中,有违科学常识的封建迷信到底被视为“怪异现象”,且要受到批评。而在真假公仆的对垒中,原本合于常理的真公仆的形象却有点“怪异”,有点“反常”,人们对假公仆的形象却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与“赛先生”相比,也许“真公仆”真的有点更不幸了。

不过,“真公仆”有其最大的幸运。那就是不管真公仆一时间多么特别、特殊和反常,老百姓总是打心眼里接纳真公仆的。您不见,当老百姓了解了孔繁森真实的事迹后,对孔繁森是何等的拥戴和赞美?有了老百姓的接纳拥戴,不管“真公仆”一时多么反常,迟早会成为最正常的社会现象。因为老百姓打心里还是看着两只耳朵的人顺眼。民心怎么可以总被当儿戏?

您说是不?

199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