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商店的文具柜台上看到了一种带锁的日记本,装璜精美。让我感到最新鲜的是,上面的一把小锁可以把本子锁起来。售货员说:“这是热门货,孩子们来买的很多。”
日记本要锁起来,很有意思。这使我想到一些中学生前来心理咨询时的谈话:爸妈有时偷看我的日记,我放在一个小箱子里,也给翻出来,还随便拆看同学的来信,真气人。您说怎么办?
这使我又想到我曾经作过的一项调查。调查问卷中有一项是:你有了愉快或不愉快的事爱跟谁诉说?可供选择的诉说对象为父亲、母亲、老师、同学。结果是,选择诉说对象最多的是同学,占81%。
孩子们所以喜欢带锁的日记本,原来是对付大人的,是为了向大人们封锁自己的心。
这简直让我们有些为人父母者感到残酷,感到害怕,感到痛苦不堪了——我们是你的父母,是你最亲近的人哟,有什么话不可以对我们说!
到底是为什么?这成了不少让父母感到头疼的问题。
可是,我们做父母的人知道吗?你的孩子已经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心中会逐渐有一些秘密,会有些不再愿告诉大人的东西。这是他们将要长大的标志。由于时代的发展,今天的孩子这种独立意识更为强烈。对此,我们也该拍手叫好。然而,我们不少为人父母者总是不那么乐意接受孩子的独立意识,总是想把孩子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下。于是,就不讲方式地总想去“刺探”孩子心中的秘密。如此招来的是孩子的反感,孩子们就加倍地来守护自己的秘密。于是,带锁的日记本便成了最佳选择。
我们做父母的该怎么办?
回忆一下自己的想当年,弄明白孩子的心,这叫理解。对孩子由独立意识而导致的闭锁心理,首先得有个科学的态度。我们不妨来个心理换位,回想一下自己孩子时代的生活,并以此来体察孩子们的心。如此,您对上面的“为什么”就会有更切身的理解。有了对孩子的理解,“头疼”就好了一半。
坐平了,有话好好说,这叫沟通。我们不要以为孩子是自己身上的肉,可以任我骂来由我打,不要以为自己多吃了一些年的咸盐,就可以居高临下地对待孩子,仿佛真理总在自己手中。我们对孩子要多来点民主和平等,努力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这样,就可以跟孩子有较多的沟通,就会促使孩子对父母敞开心扉。
给孩子留一块独享的天空,这叫尊重。尽管我们做了最大的努力,也不该奢望孩子什么全跟我们讲。孩子作为人格独立的人,他们心中应该有一块大人不必涉足的天地,应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秘密。对此,我们只有尊重。这样一来,我们也就用不着“头疼”了。
199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