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多为人父母者在腰包鼓起来之后,开始重视了子女的教育,请起了家庭教师。这有可喜的一面,更有可忧的一面。
先说学生。一位有家庭教师的中学生,在学校里上课打哈欠流眼泪,无精打采,毫无兴趣。下课老师问他,他回答说:在家里老师都讲过,现在听不好,反正回家老师还要讲。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本来,孩子们在学校有常规的受教育的环境,学校按教学大纲有足够的条件完成教学计划。盲目地为他们请家庭教师另起炉灶,弄不好难保不得“厌食症”。其结果往往是“补品”吃不少,越吃越“厌食”。某校一个学生,家长没空管孩子,只知道给孩子请家教。结果是孩子越“教”越差。人的成长有其规律,揠苗助长不可取。
再说家长。据报载,有些家长请家庭教师,除要求对子女进行“文化补习外,还要求对子女进行素质、行为、能力、气质等多方面的培养和陶冶。”孩子确需文化补习,请家庭教师倒也说的过去。可是,想靠家庭教师承担孩子人格的培养和陶冶,就多半是一个美丽的“气泡”了。教养子女,是为人父母者的“天职”,是当“父母”固有的内涵,是不应该也不可能靠别人代劳的。再忙,也应该不忘天职。马克思忙不忙?他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称职的父亲。他女儿的人格素质中无不有他心血的结晶。也许有家长说:我有钱。须知,培养人毕竟不是做买卖。钱再多也替代不了为人父母的天职。
最后说教师。请家庭教师,人员来自哪里?报载,某市仅市少年宫“家庭中心”一家介绍的家庭教师就有“40余名重点学校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素质好的教师”被高薪聘用。的确,担任家庭教师者,除少数为退休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外,基本是学校在职教师中的骨干。这些人员一般在学校都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把他们请去担任家庭教师挣“高薪”,这对学校来说,无异于是“拆台”,对他们自身来说,不免有“卖血”的味道!教师的工作不是多轻闲的事,本需要呕心沥血。一个人的心血能有多少?
当然,这几句话挡不住谁给孩子请家教。不过,当您想请一位家庭教师时,劝您三思而行。
199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