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小学生(1 / 1)

心灵之旅 马志国 547 字 5个月前

偶翻报刊,见有“驿动的心灵”,便心存不解:什么叫“驿动”?可手上约稿正忙,心想,难免偶然失误,也就无心深究。可随后发现,“驿动的心灵”之类成了报章上的常客。而且,在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大型晚会上,歌唱家们也在引吭高歌“驿动的心灵”,字幕打出同样的字样。我真怪自己差劲:也算读过一些书写过一些书的人,居然不懂“驿动”!但还是马虎过去最省事,也就扔到了脑后。

不想,一家杂志最近刊出我的一篇文字中,题目被整个改动后竟也赫然写着“驿动的心”字样。我向来是个底气不足的人,特别是编辑朋友们真的常常点石成金,小小的改动给我的文章增色不少。所以,发过的不少稿子,我总是请编辑朋友把关,就是题目也可以改动,很少说“请勿改动”的话。现在好,“驿动”跑到了我自己的文字上,而且还赫然在题目之中,看你还敢马虎过去?

究竟什么叫“驿动”?

于是就找来我能找到的工具书。从《新华字典》到《康熙字典》、《说文解字》,从《现代汉语词典》到新版旧版的《辞源》、《辞海》,十几部工具书查过总算明白,“驿”就是古时候人们专门用来传递公文或官员来往使用的马,所以从“马”部,所以有“驿马”、“驿站”、“驿路”等等说法,却没有找到一处“驿动”的说法。想想也是,原本很类似今天邮递员骑的自行车或邮局用的邮车的“驿”,怎么能和“动”合伙拼成“驿动”?

后来大胆猜想:这个“驿动”别就是“**”吧?

《尔雅·训诂下》说:“骚,动也。”《说文·马部》曰:“骚,扰也,一曰摩马。”所谓摩马,就是给马刷毛,如同人的“搔首”。《六书故·动物一》释为:“骚,马惊扰也,引为**,骚扰。”由此看出两点,一是“骚”所以从马的由来,二是“骚”的“扰乱,不安定”等意思与“动”的相通。从而也就好理解“**”一词是同义并举,也就明白“**的心灵”,是说人的内心世界的动**不安。这样看来,上述“驿动”就是“**”之误了。

可为什么闹出这样的笑话?我想,一是如今不少人“换笔”,电脑写字这玩意儿大致不外形码输入和音码输入两种。那个形码输入,可能“骚”与“驿”很容易相混。这似乎得怪如今编电脑软件的人了。二是可能有人嫌“骚”不好听,会引起某些联想,比如想到“**”,就把“**”说成“驿动”了。这得怪过去造字的人了。

可单怪别人似乎不妥。不论哪种传媒,到了和大众见面的时候,不知要经过了多少人的手。不是每一道都该有人把把关的吗?何以出这样的笑话且大有以讹传讹之忧?

我想,究其缘由就是差翻翻工具书,多了一点想当然。所以我想,经常跟文字打交道的人,还是多翻翻工具书当当小学生才好。

您说呢?

200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