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节 心灵是天堂 也是地狱(1 / 1)

《国际金融信息报》报道:韩国一家大企业三美集团的副主席、62岁的徐相洛离开集团后,返回培训所参加了再就业培训,后到汉城市中心一家大酒店作了一名侍者,端起了不锈钢的盘子。他不仅没有感到掉架,难为情,而且还怡然自乐。谈及此事,他说对自己在经济艰难时期找到工作而庆幸。

我们不知一次地听说过关于老板经理因破产跳楼自杀的事,目睹了更多的下岗人员天天愁眉不展的脸色。同是“下岗”,徐相洛是怡然自乐,而有些人却仿佛掉进了昏天黑地的地狱,沮丧之极。何以有如此天壤之别?其根源在于人的心灵。心灵是天堂,也是地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祸福相依,事无恒定。虽然我们无法抗拒,但我们必须面对。面对生活的磨难和挫折,如果只想到它对我们的无情戕害,我们必然会陷入“山穷水尽”的绝望。泰戈尔说:“依靠改变我们的精神焦点,改变我们的看法,从而也就改变了整个世界”。如果我们换一种眼光、换一种尺度来对待它,那么我们就一定走进“柳暗花明”的境地。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令人鼓舞,前景令人向往。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总要有所失去。部门职工要失去原有的岗位,部分领导要失去原有的权力。我们“失去”了,心里总有些不痛快,但没有失去,怎会有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怎有廉洁、高效政府的产生?国家和企业经济盘活了,个人就业的机会也就增多了。再说,下岗也未必不是新的创业的起点,甚至会为自己的大有作为找到更为广阔的天地。面临下岗,与其心灰意冷,怨天尤人,顾影自怜,不如高歌一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到大市场的风雨里奋然一搏。

人不会总是得到,也不会总是失去,利害得失相伏相依,时常转换。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今天我们丢掉的是芝麻,明天,我们会拣回一个大西瓜。

世间的天平掌握在上帝手中,然而,天堂和地狱全靠自己的心灵营造。进天堂,还是进地狱,全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