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世间的实况,如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转、众生生老病死的轮回、心念生住异灭的迁流、物质成住坏空的变化,都很自然。
自然是一种法则,自然就是不刻意、不做作,凡一切顺理成章的道理,都叫自然。佛陀当初在菩提树下证悟宇宙的真理“缘起性空”,实际上就是宇宙间“自然”的法则。甚至由缘起法则所衍申出来的“业力自由”、“众生平等”、“同体慈悲”、“生死一如”等观念,能够把生存与死亡统合起来,更将生命的尊严发挥到自然的极致。
自然就像一个“圆”,好因带来善果,坏因招致恶果,因果相续,无始无终。“因果业报”是佛教的真理,佛陀是宇宙真理的觉悟者,佛陀所宣说的教义,也就是解释自然界运行的真理,因此佛陀常说“法尔如是”,也就是出乎自然、天然、当然、不勉强的意思。
佛教一向追求自然,重视人心、人性。例如佛陀欢喜在幽静的森林散步经行,或者在寂静的大自然中沉思冥想;阿难曾在林间习定,因见面然饿鬼而起慈救之心;须菩提于树下晏坐,体会甚深的空义。乃至中国禅宗祖师崇尚自然生活,不但居住在山林水边,远离车马喧嚣,不受凡俗尘扰,尤其思想上的放旷自由,洒脱自在,任性逍遥,不受拘泥束缚,这就是精神上的自然。
说到“自然”,自然,则和;如不自然,就会导致纷乱。古德云:“违顺相争,是为心病。”贪欲、瞋恚、愚痴、我慢、疑嫉搅动心湖,人就会烦恼愁肠。佛教主张“缘起缘灭”,随顺自然;佛教行者对于生活中的有无、贫富、好坏、得失,都看得很自然。一切随顺自然,正如佛陀“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这就是自然。能够顺应自然,不滞留烦恼、痛苦,这就是身心的环保。
佛教是个深具环保意识的宗教,不但注重内在的心灵环保,同时兼顾外在的生态平衡,例如注重山林、流水、生态、动物等的保护。而环保工作做得最好的是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环保专家,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黄金铺地,七宝楼阁,七重栏楯,极尽庄严清净,不但没有空气污染、水源污染,也没有噪音、毒气、暴力、核能等公害,而且人民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主要的目的,不外希望大家都能在自然的生活下安居乐业,因为唯有顺应自然,我们的心灵才得以解脱,我们的生命才能够自由。
自然就是天、地、人调和。一般人之所以有种种痛苦的产生,是由于与大自然的人、事、物、境,处于对立,不能调和所致。世间事合乎自然,就有生命;合乎自然,就有成长;合乎自然,就能形成;合乎自然,就有善美。一切生命和自然息息相关,生命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生命不是以好不好来论断,是顺生死轮回的法则在运转,当吃饭则吃饭,当睡觉则睡觉,所以大珠慧海说:“饥来吃饭,困来眠。”药山惟俨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可见“道”与自然同在,“道”就是自然的生活。也因为如此,连大圣佛陀都责备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应说而不说、闻善言不着意的人为“五种非人”,因为他们的行为不合乎自然。
自然是一种调和,自然也要奋斗。大自然的江河大海,也要奋斗才能奔放;湖水要澄清才能明净,澄清就是自然。山要安定,不能倒;树要有根,才能生长。顺乎自然,一切才能生生不息。
世间万物,有的色彩斑斓,有的淡雅素白;动物以保护色来自卫,这是自然的反应。有的动物白天活动,有的夜晚觅食;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地上、海中悠游,这都是为了在大自然中生存。甚至动物被残杀也是自然的,所谓“物竞天择”,佛教虽然提倡不杀生,但这是自我要求,不是要求别人,真理并非要求人人做到不可,所以这是一半一半的世界,有人得度,有人沉沦,这也是自然的真理。
自然界,花开很好看,花谢了,一样化为春泥更护花,这也是自然的循环。所以世间的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生住异灭,就是自然;逆天行事,就不是自然。人如果懂得顺应自然,就无所畏惧。例如春夏努力耕种,秋天积谷存粮,自然就不怕严冬来临;白天准备照明设备,自然就不怕黑夜来临。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自然与不自然的事情。自然,使你身心愉快,行事顺畅;不自然,使你身心俱疲,累己伤他。例如感情的交流,以平衡协调为自然;语言的沟通,以体念包容为自然;人我的相处,以不违情理为自然;金钱的运用,以量入为出为自然。反之,逆向而行就是不自然。
天、地、人调和,物我无间,所谓自然,就是人心,就是真理,就是天命,就是宇宙的纲常。翻开中外史籍,历代的帝王,顺乎天命人心者昌,逆于天命人心者亡,他们的兴衰与自然法则关系密切。不但如此,我们的生活也要合乎自然,才能幸福美满。因此,我们不妨自问:“在金钱的运用上,我能合乎自然,量入为出吗?在感情的交流上,我能合乎自然,平衡来往吗?在语言的沟通上,我能合乎自然,顾念对方的需要吗?在做事的态度上,我能合乎自然,不违事理的原则吗?”
自然,则顺,过与不及,终将带来弊患。像久卧不起,久立不坐,久劳不息,久静不动等,都会引起生理上的四大不调,人就开始患病,乃至身根朽败,与世长辞。此外,近几世纪来,人类因生产消费过多的物质,远超过微生物所能还原的程度,而破坏了自然的运作,导致目前生态系统问题严重。凡此都证明了一旦忽视自然法则,就会自食恶果。
生活上的应世接物也是如此,感情若是一厢情愿,不顺自然,就不会天长地久;财富若是巧取豪夺,不顺自然,必有败坏之虞;名声若是哗众取宠,不顺自然,终将遭人唾弃;地位若是坐享其成,不顺自然,便会引起非议。
所以,我们想要过如实的生活,就必须顺应自然法则:夫妻之间应互敬互谅,邻里亲友应和睦相处,工作同事应互相提携,开创事业应将市场调查、资金筹措、人力资源、经营计划等安排妥当,为政治国应了解民意、重用忠良、察纳雅言、勤行善法。尤其身为佛教徒,更应以身作则,培福结缘,修定增慧,负起化导众生的责任。日用中能如此与“道”相符,那是自然的生活与生命的佛道,就或许没有过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