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八日 星期五(1 / 1)

近日,会见中国大陆一级画家史国良先生。

史国良先生于一九五六年生于北京,自幼热爱绘画,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所,获硕士学位,有相当深厚的绘画功力。一九八六年进入北京画院为专业画家。一九八九年,移民温哥华。他出生于贫穷的家庭,但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及对绘画艺术的执著,一步步走向京城,走到温哥华,也走向世界。绘画,改变了他的命运,而且给了他做人的尊严和荣誉。

他在学画的过程中,奇迹般地得到周思聪、黄胄等国画大家的教诲及美术教育家丁井文先生的提携。而获得大师青睐的敲门砖却是他坚韧不拔、不分寒暑的用功。女画家周思聪就惊讶和感动地说过:“史国良一星期画的画,竟然够一些画家画一年。”

他对西藏的风土人情有所偏爱,曾多次到西藏旅行、速写,深入体会西藏人民在宗教影响下的生活模式。近年来潜心于西藏风情的创作,创造了他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例如《刻经》《空门》《慧眼》《添灯油》《拾土豆》《陌生人》等西藏人物画作品。

他的画,苦涩中充满着纯真、善良、自然与粗犷的美。他以画笔捕捉人性的光辉,并表现在他的画布上。他的国画人物,除了在工具上用国画的毛笔、宣纸与墨彩,也重视传统国画中线条、水墨的意境,书法的韵味,但特殊之处则是同时结合了西方古典绘画的光影、素描与透视等技法,无论在构图、墨法、色彩的运用以及气氛的营造上,均能匠心独运,创立自己的风格。

他在大陆中央美术学院、河北工艺美术学校等处讲学授课,出版有《史国良速写集》《水墨人物技法》。许多画家和评论家都肯定地指出,史国良的人物画是集绘画技巧、艺术修养和哲学深度于一体的佳作。

一九八一年,中国大陆文化部精选近百名家的作品,汇辑出版当时最高水准的《中国画汇刊》,史国良的作品《月色》获得入选,与刘海粟、李可染、叶浅予、黄胄等画坛大师前辈的佳作列在一起,更被称为“画坛新秀”、“北京知名画家”,几乎每个画展都有他的作品。

他在一九八九年参加法国第二十三届蒙地卡罗国际艺术节的竞赛,当时共有六十八个国家一千六百名艺术家参加。激烈的竞赛中,他以一幅《刻经》荣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委大奖。《刻经》描绘一位白发着红袍的藏族老人,手执铁槌,全神贯注地刻着经文,似乎要把自己的全部希望、祈愿,甚至于生命都刻进石经之中。此艺术大奖被誉为美术界的“奥斯卡”,也因此肯定了他在画坛上的地位。

去年,我到温哥华主持国际佛光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时,他送我一幅肖像画。大家的评价是很传神、栩栩如生。今年,他来到西来寺,带来许多新作,例如《全家福》《晨曲》《盛夏》《小风轻轻地吹》《吹手指的小喇嘛》等。我们一边欣赏他的画作,一边交谈,不约而同的发现到,他的绘画主题与我所提倡的“同体与共生”的理念不谋而合。

他的心愿是出家学佛,把他的专业技术贡献给佛教,以艺术光大佛教。佛光山倡导“佛教与艺文”相结合,我也伸出诚挚的双手,欢迎他加入佛光山的僧团,期望他能以艺术的才华,配合佛光山的宗旨目标来弘扬佛法,度化有缘的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