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七日 星期四(1 / 1)

上午十时,会见佛光山的功德主张姚宏影女士。她对佛光山的大力护持,尤其是一师一道的精神,令人感佩。

晚七时三十分,与西来寺的义工菩萨们座谈。陈泳在、陈丽丽、林周秀子、徐绣銮、赵林凤、倪永苓、温徐壬妹、陈淑卿、黄莹珠、瞿小洁、卜朗福、徐贤孝、丁治安、方若绮、张天麟、蔡素芳、张玉等百位发心菩萨参与此一座谈会。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可以说是义工的始祖。他悟道后,不但行脚五印度,弘法利生,而且不辞辛劳地照顾生病的比丘,服侍其饮食起居,并为目盲的弟子穿针缝衣。

在中国,有四大菩萨,其中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渡人舟。他游诸国土,不辞辛劳,心甘情愿地度众生。观音菩萨有种种法门,对治众生的烦恼;若人贪欲心重,则以喜舍心加以对治;若人嗔恨心重,以慈悲心来加以对治;若人愚痴心重,则以智慧心加以对治。

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化身,“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同理可证,应以知客身得度者,即现知客身而为说法;应以交通组得度者,即现交通组而为说法;应以典座组得度者,即现典座组而为说法。

地藏王菩萨在地狱救度众生,所发的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令信众感动不已,为了度化在地狱中受苦的众生,他也是马不停蹄。

南北朝时,梁武帝因笃信佛教,精研佛法义理,受持菩萨戒,而有“皇帝菩萨”的美誉。他体会到“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的真理,宁可当“佛奴”,三次舍身同泰寺为佛教奉献,传为历史佳话。

过去,中国禅宗的许多祖师大德也发心为众生服务。所谓“欲为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沩山灵祐禅师来世愿为老牯牛,赵州禅师往生后愿入地狱救众生,有的祖师大德终其一生头陀苦行,无怨无悔。这种“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精神,是义工菩萨的最佳写照。

有的人在孤儿院、养老院、医院当义工,只是提供衣食、物质方面的照顾,受惠有限。最好的义工是在寺院里,给人一个微笑、慈言爱语,或助人一臂之力,令人产生信心,而愿意亲近佛法,使慧命得救。

我自己也很乐意当义工,做事从来不计辛劳、不讲代价,纯为欢喜而做。三十年前成立佛教文化服务处时,我经常抽空去当义工,只要一个下午,就可以回几十封信,非常有成就感,也因此体会到“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的服务信条。

回想近二三十年来,无论我到哪里,都有很多人愿意跟随我做事,原因是我会为他们考虑到时间、空间的需要,让他们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协助我做事。例如:我要麻烦义工写字时,就先将笔、纸、座位准备好,以方便他写字;找义工拖地时,先帮他准备好拖把、水桶;需要义工帮忙搬运货物时,就先将存放的地点、空间、摆设方式规划好,再和义工一起搬运,途中还要和他谈佛法,给他欢喜。

嘱慈容将义工分组,加以训练,让他们能发挥专长,为佛教做更多的事。希望徒众能了解,义工非理所当然要为我们做事,我们必须回报他们的发心。我也希望徒众,要成就菩萨道、成就佛道前,先做“义工的义工”。对待义工们要体贴、关心、鼓励、尊重,并且要给他们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