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佛光普照(1 / 1)

这世界上,黑暗需要光明,动**需要安稳,苦难需要喜悦,烦恼需要解脱,才能获得幸福安乐。维摩诘居士说:“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要创造这样的人间净土,有赖于我们建设美好的身心世界,散播慈悲,广结善缘,让佛光普照世间。如何佛光普照呢?

第一,广作宣传,让人了解

现在的社会里,公司行号开幕、公职人员选举、文物图书流通,乃至各级学校招生等等,都要靠宣传。其实2500年前,佛陀就重视宣传功能,所谓“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无一不是让众生了解真理,同沾法益。如今,我们更要将正信宗教的清净、善美、利行,借宣传之力广为弘传,接引大众入正法,提升心灵建设,促进社会净化。

第二,举办座谈,增加沟通

在佛教里,许多的经典,都是由佛陀与诸弟子的相互问答中产生。现在更是一个民主的时代,光是一味要求别人听自己讲话,不但不能引起共鸣,也提不起他人聆听的兴趣。

只有座谈,是增加沟通、凝聚共识的最好方法。从座谈中,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中,了解他人的需要、尊重别人的看法;从座谈中,学习表达意见、协调,进而解决问题。借由座谈,增进人与人的互动沟通,扩大自己的视野。

第三,家庭普照,主动争取

以往想要听闻佛法,都要跋山涉水到深山古寺请益。如今,家庭普照的方式,可以邀请左右邻居、亲朋好友一同参与,在没有距离的交谈、没有讲演的拘束中,谈论佛法、联络友谊,彼此交换心得、信息,把佛法融入生活,带进家庭,带给亲友,在佛法的体验中,增加信心,达到净化身心之效。

第四,扩大服务,利乐领导

印度佛教时代,佛陀与诸弟子借由行脚托钵的方式,深入社会,了解民情,为众说法。如今,我们更要扩大服务、利乐有情。明朝优昙和尚说:“外则修福,慈悲方便,柔和善顺利济世间。见一切人,平等恭敬随机说法,教化众生行一切善。”借由参与福利社会之事,如爱心妈妈服务、急难救助、友爱服务、医院义工、考生服务,甚至交通服务等等,不仅扩大一己生命的价值,也接引了同样热心善良的人一起行善,增进社会温馨、善美。

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大家以上述四点方法,敞开胸怀、主动付出,必定能够让“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