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心(1 / 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认为,人生来即具有善良的德性,日后虽受到环境变易冲击的影响,或因个人拘泥偏狭的执着,使光明的善德受到蒙蔽,因此亟需透过教化和自觉的过程,让自性的光明善美能够彰显。如何治心,以下四点提供参考:

第一,改心为好

作家润饰文章,画家修正作品,都是借由不断地改进,让作品能完美地呈现。曹溪云:“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我们要当自己的医生,勇于向自己的毛病开刀,生活恶习要改进;思想偏差要改正;说话错误要改过。一个不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如何获得健康?唯有时时忏悔、反省自身言行,努力改过,才能生起智慧。

第二,修心为正

我们的色身有老病死诸苦,心理上有贪嗔痴等烦恼,因此一个人除了修身,还要修心。我们的心如猿猴难以掌握;贪嗔痴三毒,经常羁绊着我们,时刻盘踞心灵,污染我们清净的本性。在求道路上,要想远离三毒的侵害,就必须以坚韧的力量忆念正法,具足柔软、慈悲、清净、无恚的心,使我们的思维时时和正法相应,趋向光明的大道。

第三,用心为道

道是我们走向圆满生命的正途。道在哪里?道在生活、在发心、在众生中、在慈悲里,道无处不在。我们必须用心在慈悲、恭敬、正信、发心、忍辱中,才能与道相应。平日要能展现群我相处的美德,将欢喜布施予人;将利益与人分享。更要用心培养待人宽宏的雅量、处世平等的真诚、对众生尊重的言行和自己觉醒的修养,如此进德修业,必定能导正人心,为社会带来祥和安乐。

第四,明心为悟

语云:“玉不琢不成器。”铜镜也是如此,若不勤加拂拭镜面,则无法明亮;越是上等的艺术品,所需的琢磨功夫越多。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我们的心如同乌云遮蔽了阳光,唯有除去烦恼的乌云,才能显露真如本性。如何驱除烦恼的乌云呢?唯有靠修行的力量,才能识得自己的本来面目,证得真如实相。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生?”因此应该好好珍惜人身,把握今生,只要我们把人做好,把人道完成,其实就已经迈向成佛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