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学艺术谈》序(1 / 1)

也许是我阅读视野的局限,专论音乐文学这门特殊艺术学科的著作,我过去很少见到;而音乐文学这种艺术形式,却是颇受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朋友青睐的。音乐文学是一个宽广而且非常复杂的领域。这部《音乐文学艺术谈》出自一位年轻的军队政治工作者之手,更是觉得十分难得。

音乐与文学的有机结合,是表现人类情感的最完美的艺术形式。从素有“歌舞之乡”美称的湘西山区走出来的陈万仕,他的《音乐文学艺术谈》从经济学、社会学、美学、史学等角度对音乐文学做了有益的探索,其中有理论的思考,有读书的心得,也有创作的体会。本书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可以成为艺术工作者和文学艺术爱好者的参考读物,同时也能给从事脑力劳动的同志提供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

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表现人,剖析人,同时,她又教育人,鼓舞人。一个人的政治信仰、生活道路、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而文学艺术作品,对其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常常使不少青少年树立自己一生的追求,决定他们的人生道路。

我国二三十年代,不少青年知识分子就是读了鲁迅、巴金等人的作品之后,走向革命道路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国许多青年就是唱着聂耳、冼星海、贺绿汀等人的革命歌曲,投入火热的革命队伍的。从文明史上看,文艺是人类在生活实践基础上,借助自由想象而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体现了人类的主体能动意识及智能发展,在精神上超越现实的自然状态,表达了思想感情和改良人生的理想追求。由于文艺广泛地描绘社会生活,向人们展示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图画,因此,人们可以从中吸取各种各样的生活知识。恩格斯就曾说过,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里,“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这段话充分说明,从优秀的文艺作品中,人们是能获得丰富的知识的。

诚然,文艺不是万能的。要正确估价文学艺术的作用,既不应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估计文学艺术对人的作用,常常会在实践中吃亏。我国古代长期重文轻理(包括经济、科学),考官不是考领导才能和科学才能,而是考经学和诗文,这或许是造成经济和科学技术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过高估计文学艺术对人的作用的另一个危害是使其过于政治化、道德化,文艺不能脱离政治和道德,这是毫无疑问的。当然,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轻视文学的社会作用,看不到文艺作品对人类生活方式的示范作用,看不到文艺作品在人们心灵中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之,夸大和无视,都是片面的。文学艺术,既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

(该书1999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