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年后期的年龄特点
少年后期又叫青年初期,指十四五岁—18岁的少年,大致相当于高中阶段。这一时期是个体在生理、心理上基本成熟的时期,从社会化角度看,他们已基本具备了进入社会、成为社会成员的各种条件。
2.少年后期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由于少年后期的少年已接近成人,所以,从阅读范围看,凡成人阅读的文学作品,只要他们感兴趣,都会拿来看,因而,少年后期文学与成人文学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但另一方面,少年后期文学又毕竟带有少年的特点,是少年文学,而不是成人文学。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范畴是开放的,有内核而无边缘。
同样,接近成人的少年后期读者对文学的要求与成人相差甚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主题深刻性的需求,那些能深刻反映社会、揭示人生哲理的文学作品,深受少年人喜爱。其次是对抒情性的要求,因为少年人表达自己情感体验的愿望非常强烈,因而诗歌和其他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也深受他们欢迎。再次是对艺术性的追求。缺乏艺术性或艺术性不强的作品,很难得到这一时期读者的认同和欢迎。这里的艺术性,指的是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完美程度和社会审美价值的大小。
3.少年后期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法
少年后期文学与这一时期少年的文学接受能力和阅读兴趣相一致,更常用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等体裁。与少年前期文学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小说、散文这些传统体裁,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都更为丰富。与成人文学一样,这一时期的文学特别讲究题材的多样性、主题的深刻性和表现手法的艺术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少年对纪实文学有特殊的爱好,像报告文学、传记文学,都以深刻的真实性深深吸引着他们。
在表现手法上,凡成人文学中运用的手法,都有可能被他们接受,关键是要用得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