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1 / 1)

本书为作者第一部儿童文学论集,代表了作者关于儿童文学的基本看法,其观念形成的最大影响来自鲁迅、周作人兄弟五四时期倡导的“以幼者为本位”的儿童观,其理论思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遵循“以幼者为本位”的儿童文学观,故书名为《幼者本位——儿童文学论集》。

本书涉及儿童文学基本理论、儿童文学史论、儿童文学家个案研究、儿童文学现象管窥、大自然文学印象五大方面。

儿童文学基本理论的中心议题是回答“什么是儿童文学”,尝试创设儿童文学消费学理论,从儿童读者接受的特殊性、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特殊性以及儿童文学系统发展、儿童文学批评等方面,勾勒一个宏阔的儿童文学独立王国。

儿童文学史论的核心话题是探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坚持中国儿童文学发生发展有着悠久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民族文学传统,坚持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中国儿童文学破茧而出,坚持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安徒生、卢梭等一批“思想巨人”对于中国儿童文学发生的重要作用,坚持中国儿童文学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必然性与中国新文化运动“发现儿童”这一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儿童文学家个案研究的选题实质是展现“儿童文学发生期杰出儿童文学家的独特风采”,中国的鲁迅、周作人,丹麦的安徒生,他们一同为中国的儿童文学奠基,使中国儿童文学从诞生的一刻起,就具有了幼者本位、人道情怀、普世价值、世界眼光,这是中国儿童文学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儿童文学现象管窥的关注焦点是对身边一些儿童文学现象的观察、记录、整合、分析。

大自然文学印象的现实意义是对一种新兴的儿童文学样式的鼓吹,倡导儿童文学“走出去”发展的新思维。通过搜寻大自然文学踪迹和分析大自然文学家创作,记录作者对大自然文学的思考。有些新意,有些启发。

本书展示了作者学术思考所具有的坚实的逻辑力量和灼人的理性气息,将学术视角伸向了儿童观、儿童文学发生等一系列重大而基本的理论问题,蕴涵了相当丰富的学术灵感和相当生动的思想活力,提出了一些独树一帜、富有深度、具有建设意义的观点,丰富和促进了新世纪的儿童文学批评。这部经纬交织,具有较大理论覆盖力的论集,特别对儿童文学专业学生和儿童文学学术思考者来说,有一定的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