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德读本》出版的现实意义(1 / 1)

作为出版者,我有幸参与了《生态道德读本》出版的全过程,审读了全书内容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书中丰富扎实的生态知识和发生在身边的触目惊心的危机案例,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认为该书出版及时,具有多重现实意义。

首先是完成了众多人的一桩心愿。该书出版凝聚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鼓励,特别是明方主席亲自命题并作序,指导、督促、关心本书的诞生;省政府参事室邱江辉主任在省政协生态强省专题常委会上的发言,直接推动了本书的立项;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工作室勇敢地承担本书的编写工作,以创造性的文学劳动将领导的关怀和愿望变成生动的文本;时代出版公司亚非董事长、海明总经理高度重视该书的出版,接受出版任务的安徽人民出版社更是选派优秀编辑,社长总编辑也亲自上阵,确保高质量出版本书。大家都明白,这本小书,承载着众多人的美好愿望,它是响应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总布局的自觉行动,是落实安徽省九次党代会将生态强省纳入安徽未来五年发展“三个强省”(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目标的具体行动,是一批生态道德建设的觉醒者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动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的编写出版也是一项政治任务、社会责任和道德自觉,看到该书的出版,有一种欣慰和喜悦,有一种激动和期待。

其次,为普及生态道德知识提供了一本好书。生态道德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石,树立生态道德需要文化的熏陶,全民都急需补上生态道德这一课,《生态道德读本》的编写出版就是及时提供了一本好教材。本书包括中国的生态道德足迹、生态道德危机警示、生态道德哲理故事、生态道德模范行动和漫画日常生活中的生态道德五个部分,有大量的信息,典型的案例,生动的讲述,深刻的议论;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以身边事折射全人类,以活泼文风表现严肃主题,是一部精心策划、创作、出版的普及生态道德常识的启蒙读本。说是启蒙读本,是其内容的基础性、文字的通俗性、形式的大众性,传达的是生态道德的一般常识,不作高深的理论研究,只用浅近的案例说理,又多以故事形式讲述,自然而然,直截了当,明白无误,没有一点生态知识积累的人都能接受,都能饶有兴趣地看到结束,都能从中获得知识和启发,适合各阶层各类读者阅读。特别是第五章漫画“日常生活中的生态道德”,图文并茂,更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建议可以单独出版,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教育的地方教材使用,也可以在《生态道德读本》的基础上重新编写学生读本。去年,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就联合编写出版了《生态道德教育中学生读本》和小学高年级读本、低年级读本共3种,安徽也完全可以这样做,让生态道德教育走进课堂,让一个人在学生阶段就在学校接受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具备初步的生态文明素质,走向社会就不会沿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的编写出版,让我们感到开展生态道德学生教育的可行性、启发性、必要性、紧迫性。

再次,对安徽生态强省建设具有现实针对性。省九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安徽发展的“三个强省”目标,即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那么,安徽宜居宜业的生态现状到底怎样?很多人并不清楚。《生态道德读本》既告诉人们中国的生态足迹和全球面临的生态危机这一共性问题,有选择地在典型案例中剖析了安徽生态道德缺失引发的生态危机,如长江成了最大的下水道、淮河的呻吟、巢湖的噩梦、黄山松遭遇可怕的松材线虫入侵、合肥美食小龙虾对生态和身体的危害等,也从正面肯定800年生态传奇的黄山宏村“牛”形村落,再辅之第五章“日常生活中的生态道德”,可以说勾勒了当今安徽人生活的三大生态圈:身边日常生活中的生态道德、安徽社会建设发展进程中的生态道德、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全球生态足迹中的生态道德,明确自身生态道德的水平、找准自身生态文明的目标,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宜居宜业——安居乐业的生态强省目标建设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建设生态强省,既要有发达的生态经济作基础,又要有科学的生态制度作保障,更要有高尚的生态道德来引领。建议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宣传、教育、团委等部门,站在生态强省建设目标的高度,组织推荐发行该书,如列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指定读本和全省中小学读书活动指定用书,发挥好本书的内容价值。在此基础上,本书编写组还可以进一步深化推出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专题出版物,如《生态道德干部读本》《生态道德公务员读本》等,提高安徽人民的生态道德修养,加速安徽生态强省建设。

生态道德把人与人的关系纳入道德范畴,这是一种新型道德观。《生态道德读本》告诉人们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都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改变过去的人类中心思想,真正把人看做是环境中的普通一员,树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真正建立起一个相互依赖、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为实现绿色中国、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的中国梦构建扎实的道德基础。期待生逢其时的《生态道德读本》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