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妮儿童文学论集》收录张美妮教授新时期以来发表的主要儿童文学文论75篇,凡34万字,记录了她近20年来对中国儿童文学建设孜孜不倦的理论关怀。
张美妮教授的儿童文学活动始于50年代,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儿童文学教授。1980年初《儿童文学研究》就发表了她推介前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盖达尔及其作品的长篇文论——《一颗光亮的珍珠——读盖达尔的〈丘克和盖克〉》。此后20年,她陆续写下了大量的评论文字,其重要成果大多收录在这部论集里。
《一颗光亮的珍珠——读盖达尔的〈丘克和盖克〉》是文集中收录最早的一篇文论,也是我国新时期第一批有影响的儿童文学文论,为恢复期的儿童文学建设开启了一扇借鉴世界儿童文学的窗口。她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向盖达尔学习”——“热爱儿童,透彻地了解儿童并且尊重儿童”;“严肃认真地为孩子们创作,哪怕是写给年龄最小的儿童看的作品,也一丝不苟甚至更加用心”,把那些“有持久生命力的艺术珍品”,而不是“教训的读物”,献给儿童。这一儿童文学观在当时重视并片面理解教育作用的“非文学时代”,有着它特殊的文学启蒙的意义。文集中最近的一篇文论是1999年为《好书》而写的《凯斯特纳——当代德国杰出的儿童文学家》,对他那些“倡导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希望孩子们在一种自由的环境中不扭曲地成长”的作品加以特别的推荐。综观她近20年来的儿童文学研究,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从具体的作家作品分析出发,“以读者的反应为依据”,实事求是地评价中外儿童文学现象,这使得“她的理论研究丰厚扎实”,“持论公允,恰当中肯”,给当代的儿童文学研究带来一股“诚实”之风。
从论集的内容看,评介国外儿童文学的文论将近一半,有33篇。除《世界儿童文学发展概述》外,是她精心选择的格林兄弟、安徒生、斯威夫特、霍夫曼、乔治·桑、马克·吐温、怀特、米尔恩、卡罗尔等在世界儿童文学史上有定评的典范性的儿童文学大家,把他们的创作介绍给中国的读者,为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提供标尺与借鉴。同时,对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给予热情的肯定。重点介绍了冰心、张天翼、任大星、金波、曹文轩、秦文君、郑渊洁、保冬妮,以及台湾省儿童文学作家林焕彰、桂文亚的创作情况。中外儿童文学作家作品论的文字,在全书75篇中,就多达64篇。“这些作家作品论,鲜明地体现了新时期新老作家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法,在理性上给予了搜理和提升,帮助作者和读者提高了创作和鉴赏水平”。
内容上的另一特点,是著者对幼儿文学的充分关注。张美妮教授是我国幼儿文学研究的突出代表,不仅著有我国第一部《幼儿文学概论》(与巢杨合著),还主编有《中国幼儿文学集成(1919—1989)》等。对幼儿文学的重视与研究也在这部论集中得到了反映,重点论及幼儿文学的文论,就有14篇之多。主要有《中国幼儿文学发展概述》《调查后的思考——幼儿文学创作随笔》《着意于创新——兼评近期幼儿生活故事佳作》,以及对郑振铎、张天翼、黄庆云、葛翠琳、金波、谢华、米尔恩(英国)、恰佩克(捷克)等中外著名幼儿文学作家作品的评介。张美妮教授对中国幼儿文学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其主要作家的幼儿文学创作,都有着系统的研究,在幼儿文学还没有受到普遍重视的时候,就以其扎实的研究、卓越的见解与学识胆量,在儿童文学疆域里,“扬起幼儿文学的风帆”,为中国幼儿文学从自发走向自觉,在史学搜理、理论研究、作家作品评介与教学科研等众多方面,都有她独到的建树。